applogo.png

2021-12-03 05:52:52 微信搜索 热度:104561
图片
要为真理而斗争,欢迎回到2049。
你是不是已经忘了我是一名国际政治问题专家,今天这期节目就给你提个醒,所以题目中的北冰洋,并不是指靠炒作和高价新生的破橘子汽水,而是货真价实的北冰洋。还得提醒一句,也和过去类似的节目一样,全是我瞎编的,而且今天这期节目没有稿子,我就是大概想了一个晚上现在给你现编,肯定是相当水,所以请相关国家和地区政府不要找我,我还没有做好出山的准备。
众所周知,北冰洋由于被冰层覆盖,所以一直无法正常通航,对于曾经的欧洲殖民者来说,他们只能望洋兴叹,与此同时,在四大洋中,北冰洋的地位一直有点尴尬,因为它确实没有什么军事价值和商业价值。但路是人走出来的,所以北冰洋的冰层,并没有吓退那些不要命的冒险家们,1500年,葡萄牙冒险家考特雷尔兄弟第一次进入北冰洋,试图寻找一条通往中国的航线,最终下落不明。在此之后,众多欧洲探险家仍然一次次踏入北冰洋,但最后或是无功而返,或是像考特雷尔兄弟一样杳无音信。直到1878年和1905年,瑞典人和挪威人才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向,打通了两条北冰洋航线,其中瑞典人的航线,西起挪威北角附近的欧洲西北部,沿着西伯利亚直抵白令海峡,最终进入太平洋,这条航线被称为“东北航道”,而挪威人则是东起格陵兰岛,沿着加拿大北部群岛,一路抵达阿拉斯加,最后也进入太平洋,这条航线就被称为“西北航道”。不过在两条航道打通之后,探险家们就有点无欲无求了,至于是否可以在北冰洋上打出一条具有商业价值的航线,他们没有兴趣。
图片
东北航道
图片
西北航道
所以北冰洋要想真正摆脱自己的尴尬地位,关键还是要看军人和商人的行动,首先出马的就是俄国人。为了维护自己北方边疆的稳定,俄国人曾经趁着冰雪融化的时候,利用破冰船开路,为自己在北冰洋沿岸的地区提供补给,而某些区段的航线,甚至持续使用过。至于美国人,他们也曾经出于军事目的,探索过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但客观地说,这种不稳定的航行,还是没有多少实际的战略意义,从军事角度看,一条无法四季通航的航线,是不可能为陆地提供足够保护的,因为敌人完全可以选择冰封的季节,对你的某个港口发动攻击,但你在北冰洋另一端的舰队只能干瞪眼。而从商业角度看,一条不稳定的航线就更是没有任何价值,如果冒险进入搞砸了,航运公司当然可以用遭遇不可抗力来为自己辩护,但货物所有者,显然不愿意承担如此巨大的风险。
不过时间进入到21世纪之后,情况突然出现了转机,由于全球变暖,北冰洋那些万年不化的冰层开始逐渐融化,而且速度越来越快,2009年7月,德国货船“布鲁格友爱号”和“布鲁格远见号”在韩国装货,装完之后直接向北行驶,途径海参崴之后继续北上,最终经过东北航道,抵达荷兰鹿特丹,这是人类首次通过北冰洋航道所进行的跨国贸易运输,虽然只靠这一次运输,还不能证明北冰洋具备提供稳定航线的能力,但毫无疑问,德国人的破冰之旅,让我们有理由期待,北冰洋的战略地位将发生重大变化,甚至在未来的某一天,地图绘制将不再总是以太平洋和大西洋为中心,以北冰洋为中心的地图也随处可见,这样就更有利人们客观地看待北冰洋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价值。甭管环保主义者们如何瞎哔哔,至少目前来看,全球变暖还是一个大趋势,北冰洋变成真正的大洋,似乎已经不可逆转。这里再插一个个人观点,我不反对环保,但我极度反感极端环保主义者,同样的,我也推崇科学精神,但我极其恶心那些天天把科学精神挂在嘴边的人,有时候就是这样,好好一个东西总是容易被某些脑残彻底搞臭。总之就是各个国家,特别是北冰洋沿岸的国家,现在必须开始思考如何面对一个解冻的北冰洋。
好了问题来了,如果北冰洋解冻,那么有哪些国家会因此受益呢?表面上看就是五个国家:俄罗斯、加拿大、美国、挪威和冰岛,而在未来还有可能多出来一个国家,这就是格陵兰岛,目前格陵兰岛隶属于丹麦,虽然地域广大,有200多万平方公里,但整个格陵兰岛上只有5万常住人口,其中的丹麦人更是只有可怜的7000多,两个街道办事处就能给它灭了,剩下的都是原住民因纽特人,也就是爱斯基摩人。一直以来,丹麦对格陵兰岛的兴趣都不大,因为确实是资源十分贫瘠,要什么没有什么。另一方面,因纽特人一直有独立的要求,不过由于自给能力实在太差,有一半的财政支出都需要丹麦政府补贴,这个独立闹得也是雷声大雨点小。所以虽然名义上,丹麦是一个北极圈国家,但它其实没有什么存在感,它也不想在北极显示自己的存在感。不过北冰洋要融化了,这就不一样了,因纽特人有可能凭借海底石油资源和新航线,彻底摆脱对丹麦的依赖,所以近些年来,它们的独立呼声越来越大,公投显示,如今80%左右的因纽特人都想要举大计独立建国,而丹麦方面似乎对此也不抗拒,所以在未来,北冰洋沿岸或许会出现六个国家,它们将成为北冰洋解冻最为直接的经济受益者,最起码欧洲、北美、东北亚之间的交流,就再也不用向南绕行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了,搞不好还会堵船。与此同时,之前那些因冰山覆盖而无法开采的资源,也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说不定未来的某一天,北冰洋沿岸,就会崛起几个超大城市群。
总之北冰洋航线的开通,经济价值不言而喻,这一点暂且不谈,我们今天的重点,还是要分析一下,北冰洋解冻对地缘政治带来的巨大影响。显而易见,在这一点上,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俄罗斯和加拿大,因为这哥俩基本把持了北冰洋90%的海岸线,考虑到俄罗斯更为强悍的军事实力,以及更加没有边界的底线和野心,所以俄罗斯一定会重点关照北冰洋地区,它们实在是等的太久了。我们知道,从沙俄时代到苏联时代,再到今天的俄罗斯,无论是帝制还是什么民主共和,俄国的海洋战略一直都十分明确,这就是尽量夺取更多的出海口,从一个陆权大国转变为一个海陆两栖大国,即便印度洋十分遥远,苏联也不惜去干阿富汗,一干就是十年。而到今天,除了印度洋之外,俄罗斯已经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完成了自己的既定目标,这也使得它和美国一样,成为了一个面对三大洋的国家。而为了扼守三大洋的出海口,同时与海洋帝国相对抗,苏联时期则建设了四大舰队:西面的波罗的海舰队和黑海舰队、北面的北方舰队,以及东面的太平洋舰队。
图片
北冰洋地图
不过相比于美国,俄罗斯还是心有不甘,因为它在大西洋的出海口,必须经过波罗的海或是黑海这种半封闭的内海,苏联时期情况还好,但随着苏联解体,波罗的海三国全部独立,这就导致俄罗斯在这一地区的港口全都不复存在,幸好还保留了一个加里宁格勒,但你看地图就会发现,这个地方夹在立陶宛和波兰之间,其实是一块飞地,算是勉强保住了波罗的海出海口。黑海舰队那就更惨了,因为它的基地建在乌克兰塞瓦斯托波尔,分家之后,俄罗斯每年都要用大量的天然气,从乌克兰那里换取港口的使用权。相比之下,太平洋沿岸倒是地域广大、海岸线绵长,但很遗憾,由于纬度过高,所以无法提供足够的出海口,找来找去,还得是海参崴。于是在这种情况下,北冰洋的出海口,反倒成为了俄罗斯重点经营的对象,这个出海口便是摩尔曼斯克,得益于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摩尔曼斯克成为了俄罗斯在北冰洋唯一的深水不冻港。
图片
波罗的海舰队基地——加里宁格勒
图片
黑海舰队基地——塞瓦斯托波尔
图片
太平洋舰队基地——符拉迪沃斯托克
图片
北方舰队基地——摩尔曼斯克
总之不论如何费劲,俄罗斯的四大舰队,还是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入大洋,参与到全球的海洋角逐之中。但问题是即便如此,俄罗斯的地缘格局仍然存在巨大缺陷,这个缺陷就是远,远到四个出海口的联系非常脆弱,基本就是各自为政。再加上俄罗斯的政治中心处于欧洲,长远来看这一点也不太可能发生变化,所以如何加强对远东地区的控制,俄罗斯人是颇为头疼,其中一个解决方案就是修建西伯利亚大铁路,但只有一条铁路,还远远无法满足俄罗斯的战略需求,最为有效的解决方案,应该是让俄罗斯欧洲中心的海上力量,同太平洋上的战略要地联系起来,但这个联系,直到今天仍未达成。在历史上这种联系的薄弱,也让俄罗斯吃过不少亏,最典型的一次就是1905年的日俄战争,为了支援太平洋舰队,俄国人从18000海里之外,调动了波罗的海舰队,绕过非洲好望角一路不停,直干东北亚,要知道英国人当年打鸦片战争的时候,至少在中途还有个印度可以作为跳板,俄国人这才是真正的跨越半个地球的远征。说实话我们很佩服俄国人的胆魄,但是这种拼命探索、不计后果的远征,注定是失败的。
试想一下,如果当年沙俄海军可以走北冰洋航道的话,那么沙俄统治者就会有两个更好的选择,一是让波罗的海舰队走北冰洋航道,路程减少将近一半,这种情况下去干日本,胜算还是有的。另一个选择就是,当时的北冰洋舰队开赴远东,这个北冰洋舰队就是后来的北方舰队,当然了在日俄战争时代,北冰洋舰队还无法和其他三大舰队相提并论,也不是一个规格,但可以想见,如果北冰洋航道畅通无阻的话,那么沙俄一定会提前将其升级为与其他三大舰队一个档次,并在日俄开战后驰援战场。无论哪一种选择,历史都有可能被改写,事实上在苏联时期,鉴于摩尔曼斯克是苏联在欧洲地区唯一不会受制于人的出海口,北冰洋舰队在改名为北方舰队之后,就开始成为四大舰队中的最强者了。而如果它能够增加对远东地区的支援作用,毫无疑问,政治家们会更加愿意加大对它的投入。
图片
摩尔曼斯克
当然了历史已成定局,但未来仍然充满变数,随着北冰洋的逐渐解冻,俄罗斯人看到了曙光,说不定在不久的未来,他们就可以通过北冰洋,将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的军事力量联系起来。到那时候,任何人再想找远东地区的麻烦,就不能不考虑北方舰队的实力了。在这其中唯一让俄罗斯如鲠在喉的,或许就是阿拉斯加,如果当年沙俄没有把阿拉斯加卖给美国,那么俄罗斯或许就会成为北冰洋地区唯一的霸主。当然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美国人绝不可能容忍俄罗斯在自己眼皮底下大摇大摆,只要阿拉斯加还属于美国,它就会杵在北冰洋,尽自己最大能力遏制俄罗斯在北冰洋的称霸,俄国人是千算万算,或许也算不到,自己有一天会在北冰洋地区再一度与美国针锋相对。而且美国还有一个帮手,这就是同样会从北冰洋解冻中受益的、一直跑龙套的加拿大,虽然美、加之间肯定会存在内部协调的问题,但加拿大毫无疑问会得到美国更多的支持。
面对如此境遇,一个位于摩尔曼斯克的北方舰队,可能就不够用了,在摩尔曼斯克与远东之间,本专家建议俄罗斯,应该再建设一个北冰洋舰队,这不仅是为了让俄罗斯整体处于海军力量的保护之中,同时也会加强俄罗斯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的利益衔接,并加大对加拿大和美国的军事压力。所以整体上看,北冰洋解冻对俄罗斯有百利而无一害,而且这个利,不仅表现在军事层面,也表现在俄罗斯这个国家整体地位的提升。一直以来,我们都将俄罗斯称为“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国家”,这个名字听起来很不错,但其实非常虚,因为大陆中心就意味着无法走向海洋,俄罗斯确实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但限于气候和政治因素,这个海岸线基本就是长而无用,除了几个舰队基地之外,还能干什么?什么也干不了。但如果北冰洋继续解冻,解冻到畅行无阻的地步,俄罗斯就会摆脱这个中心地位,变成欧亚大陆一个边缘国家,听起来没有中心国家好听,但你想想,中国、欧洲和印度的发展,哪一个不是得益于自己在欧亚大陆上的边缘地位?所以如果情况乐观,控制一半北冰洋的俄罗斯,将被重新定义为“欧亚大陆北边缘地区”国家,到那时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将空前提高。
想法确实很美好,说了这么多你可能也感觉,俄罗斯马上就要起飞了,现在要做的就是干死瑞典少女,坐等全球气温进一步升高。但问题是,这个命运自己不知道,既要靠自我奋斗,更要靠历史的进程,历史进程能否站在俄罗斯一边,这一点还很不确定。诚然气温在升高、北冰洋在解冻,但前面说到,北方舰队所在的摩尔曼斯克,之所以可以成为北冰洋地区唯一的不冻港,原因是得益于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如果只靠二氧化碳,又需要多少二氧化碳,俄罗斯才能成为一个边缘国家,这不在俄罗斯的掌握之中,而且如今全世界都在积极寻求碳中和,这对俄罗斯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好我们再退一步想,预设全人类什么都不管了,嗷嗷排放二氧化碳,70亿人集体放屁助推全球变暖、促进俄罗斯腾飞,这个变暖又要达到什么程度呢?要知道海洋是连通的,如果北冰洋大面积融化,地缘结构出现改变的,绝不只是北冰洋沿岸国家,大部分沿海平原都有可能消失,并进一步影响全球的气候均衡,这种综合性的后果所带来的国际格局变化,是谁也无法准确预测的,鉴于此,如今的当务之急,还是要全世界协同起来,尽量避免气温的进一步升高,对于俄罗斯来说,这确实不是一个好消息。
图片
北大西洋暖流
所以俄罗斯也应该保持冷静,他们不可能把复兴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北冰洋身上,要创造俄罗斯的幸福,还是要靠俄罗斯人自己。事实上哪怕我们再给它放宽一点条件,以目前俄罗斯的实力来看,就算北冰洋解冻到一定程度,经营北冰洋,它恐怕也是有心无力,当然了这并不妨碍俄罗斯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说前几年,俄国人就把国旗插到了北冰洋海底,美国人那是好一顿嘲笑,但客观地说,这种看似愚蠢的行为,其实也正反映了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上敏锐的嗅觉,只要有利可图,就必须全力争取,愚蠢一点又有什么关系呢?
图片
同样的,虽然北冰洋解冻的前景恐怕还不乐观,但中国作为一个看似的局外人,也要有所图谋。简单来看,如果北冰洋航道真的彻底打通了,俄罗斯变成一个海陆两栖边缘大国,势必会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至于是好影响还是坏影响,还是老话:一分为二。首先好的一面是,北冰洋航线可以大大缩短中欧、中美之间的海上贸易航程,省钱省时当然是好事儿。而从战略层面看,俄罗斯将会在北冰洋一线疯狂地拉仇恨,吸引北美和欧洲两大地缘板块的注意力,最起码对于试图重返亚太的美国来说,就不得不分心去参与北冰洋的竞争,而且如此一来,面对美国及欧洲的多方压力,俄罗斯也会更加倚重中国的支持。
以上这是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是,对于两个合作伙伴来说,尽管一方实力增长有助于整体实力的提升,但是这也势必会在集团内部影响到双方之间的话语权,就好比是两口过日子,过去你一个月挣1万,你老婆一个月挣5000,后来你老婆一个月挣20000,整体上这个家更有钱了是好事儿,但你的话语权可能就会越来越小,甚至到最后发展成不可调和的矛盾,然后去民政局整一个30天的离婚冷静期。中俄之间也是如此,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如果不是苏联解体导致了俄罗斯国力的大幅度衰弱,以及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整体实力的提升,中俄之间还能否形成今天这种平等合作的局面?所以如果借助北冰洋,俄罗斯实力猛涨,老毛子对待中国的态度可能就要发生变化了,而且与此同时,借助北冰洋航道,俄罗斯还会获得对我国部分海上物流通道的监控权,这对于我国的地缘安全来说,确实不是好消息。
当然了目前来看,这些问题还远没有凸显,但我们必须做到心里有数,不能把俄罗斯想的过于美好。事实上即便是现在,中俄双方在北冰洋问题上,已经有点小小的不愉快了。目前国际上,北冰洋相关事物的协调工作,主要由所谓的“北极理事会”承担,这个东西的性质是一个政府间论坛,由8个国家组成: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瑞典、挪威、丹麦、芬兰和冰岛,考虑到未来的北冰洋航线以及北冰洋资源,会对我国经济产生可以预见的影响力,所以我国也在一直寻求加入北极理事会,作为正式的成员国当然不太可能,但至少也得混一个观察员国,多少有点话语权。除此之外,北极通航可能要对船只有新的要求,成为观察员国之后,我们就可以提前获取气候、地质等相关数据,并参与到技术标准的制定之中,这对我国的造船业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图片
北极理事会
图片
北极理事会成员国、永久观察员国与正式观察员国
但是俄罗斯这群毛子,却并不希望看到更多力量介入到北冰洋事物中,所以在2013年,北极理事会审议中日韩等国成为观察员国时,俄罗斯并没有持积极态度,当时的俄罗斯副总统谢尔盖·伊万诺夫的公开表态,只是不反对中国加入,隐含意思就是:你问我支不支持,显然不支持。反倒是冰岛、丹麦、瑞典这些国家,对中国明确表示了支持的态度,原因就是在北极竞争中,他们面对美俄这种巨无霸国家,处于严重的劣势,于是为了让自己能有更多的话语权,它们就希望拉拢第三方对美俄形成掣肘,毫无疑问,这个第三方最理想的人选就是中国。所以还是老话,国际政治绝不是非黑即白,就像19世纪末的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说的那样: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上一篇:S04E01星际迷航:宇宙搭车指南

下一篇:麦田怪圈

赞 0
分享
猜你喜欢

是什么吊袜带,吊袜带怎么穿?

内裤变形了还能继续穿吗?内衣为什么会变形?

乐福鞋穿久了会变大吗?男士如何搭配乐福鞋?

空军一号很容易破解。是假货吗?空军一号裂了怎么修复?

空军一号开胶是通病吗?空军一号值得买吗?

海国

言叶与浆果

账号登录,或者注册个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