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ogo.png

2021-12-12 09:45:14 微信搜索 热度:113989
图片
想写这篇文章很久了,但是一直迟迟没有动笔。
因为我知道会在23号发出,我也一定会在此之前写完。
对于有把握的事情,我好像总是喜欢一拖再拖。
比如课程论文,比如工作任务。
扯远了,这是一篇年度总结。
关于我的2020,关于我的18。
图片
1月23日对我来说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日期。
之前也和大家说过,我高中的时候就对公众号有很大的兴趣,某一天在注册的过程中才发现未满十八岁不能注册,所以只能等到18岁那天注册,算是送给自己的礼物。
一开始只是想要记录自己的生活,后来发现微博和朋友圈完全可以满足我的想法,所以公众号就一直闲置着没更新,反正也没有人看,反正还没有想好定位。
或许是因为在家过于无聊,又或许是某天登录后台的时候看到一个新增粉丝,让我有了想要更新的动力,3月5日发了第一篇原创。
图片
第一篇原创
图片
3.27正式运营
疫情期间在家上网课,开学以后也比较忙。22天以后,才想确定好公众号的定位——收集寄不出去的信、说不出口的话。
现在看来,当时的文字和排版都很稚嫩,但是我还是决定不删除。
3月30日有了第一封征稿函,稿费才只是5块,但是也收到了一些很好的稿子。我记得当时有人还很看不起这5元的稿费,但是我知道来投稿的读者只是希望自己的故事被收录,被有缘人看到而已,稿费从来都不是第一位。
因为把赚钱放在第一位的作者写不了好稿子。
图片
征稿函1.0
接着就到了4月、5月,这两个月处于日更的状态,运营方面也很佛系,5.11开通流量主,5.27一千粉。刚刚好是两个月的时间,一千粉。
后来就到6月份期末月啦,因为是网课,很多课程的期末考核都变成了写论文,基本没时间更新原创,当时阅读量是两三百。
但是就是有莫名其妙的自信,觉得放假有更多的时间运营,会有质的飞跃。
图片
9.27第一次被系统推荐
假期认识了一些同类型的宝藏号主,同时也有很充足的时间去学习摸索运营。
阅读从两三百稳定到五百,从五百稳定到七八百,最后稳定到一千+,用了半个月的时间。
不到一年的时间两万粉丝是我之前从来没想过的,甚至在11.08的时候还花了很多钱开通了留言。
图片
之前是个人号,现在是企业号~
图片
迁移后被回收有点不舍
图片
迁移后很多数据都没有啦,读者讨论也清空了
现在要是坐时光机回到去年今日,你和我说会有两万人关注我,我打死都不会相信哈哈哈哈哈,毕竟我是自媒体小白,只会基本的排版,当时我想着,每天有一个人关注我,那么一年就会有365人。
虽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比如被恶意举报、遇到一些极其无语的喷子、来白嫖资源和福利的羊毛党......
这些小插曲不值一提,最最最应该感谢的就是我超级无敌好的读者!!谢谢大家一直都在。
图片
“你愿意的话,我会一直在”
图片
二月份的时候过了四级。
三四五六月份在家上网课。
在家一起床就赶去上课的日子是在小学,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了七年,这段宝贵的网课时间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宅家,不用每天考虑吃什么就解决了在校的一大半困惑。
图片
快乐网课
上网课是有点划水的,但是该学习的都有学习,最后成绩还可以。
七八月放假。
九十十一十二月返校上课。
在校的日子很平淡,除了上课就是工作。
偶尔也会怀疑,学习语言和文学的意义是什么。
朋友觉得我的生活很充实,而事实是我没有长远的规划,只是局限解决和处理本月的事情,而这些时间甚至占据了我的学习时间。
我想学习的ps、画画、写作、六级,根本就没有时间,这一年读的书也很少。
考证、未来职业没有太多的规划,考研没想法,当老师不感兴趣,目前看来自媒体并不能成为养活我的工具。
好像对于很多事情都很难有热情,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自己没能力,自制力也不够。
这一年没有备考六级,因为裸考肯定过不了,工作和学习我还不能很好的协调,所以希望2021自己的业务能力可以再提升亿点。
图片
班主任在群里说的话
图片
自媒体运营贯穿我的2020。
七八月份的时候在一家公司实习,负责公众号运营,体会了一把工作党的生活,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阅历。
图片
白天忙着上课,回到宿舍就打开电脑工作。
大家都觉得自媒体简单,时间自由。
而实际上我需要在非上课的时间内,一个人想选题、审稿回复、排版、管理社群以及商务对接。
午休是不可能的,因为我有很多课都在中午。
我每天都处于很焦虑的一种状态,熬夜也是常态,很多时候不到凌晨一点睡不着。熬夜的时候就以丁香医生说过睡眠充足熬夜没事的理由安慰自己。
幸好我是个没有早八的人,才敢肆无忌惮熬夜。
大家花几分钟就看完的推送,可能是编辑很多天的成果。更不用说抄袭党了,这是对原创作者极大的不尊重。
图片
12月的睡眠记录
图片
12月份泡汤的愿望
图片
睡觉真的超开心
图片
0111
变化
九月份回校上学,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这么觉得,疫情期间有很多东西都在悄悄变化,并且对未来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影响,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不知道大家有没有。
八个多月的时间,足够改变一个人。
我的好朋友板栗子在某书上成了美食博主,托她的福,在宿舍时不时会收到合作方送过来的零食;认识的一位优秀的学姐在某平台上分享美妆穿搭,成了KOL;还有一些小伙伴靠自己的热爱和兴趣实现了经济独立......
身边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都在刷新着我对自媒体、对网络的认知,我们看到的成功绝对不是偶然。
图片
0111
社交
回校以后,对于校内活动的兴趣大幅度下降,也没有兴趣认识新的同学,只想把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社交恐惧。
比起见面交流,我更喜欢线上的方式,我只想待在自己已有的交际圈里面。
比如住在微博。
图片
图片
和以前的好朋友也很少联系,也慢慢接受了“成长就是一个不断失去和不断拥有的过程”这一事实。
和旧友告别,遇见新的朋友。
或许任何事物都有始有终吧。
但是很庆幸,理解的人一直都会在。
图片
和好朋友很久之前的聊天截图
最最最幸运的事情就是遇见了一群有趣温暖的灵魂,给予我无条件的喜欢和支持。
好朋友是我自己选的家人。
我们还要一起走很长长长长长长的路。
图片
0111
朋友圈
值得一提的就是朋友圈。
相比大一,大家发圈的频率变少了很多。
越来越少的点赞和评论和越来越多的仅三天可见,我们的分享欲在慢慢丧失,也在降低对别人生活的参与度。
想念都不会主动联系,不打扰是现代人的温柔。
而我一天转发一条或者几条推送。
看到新面孔的点赞和评论我会很开心,发圈也有了纯分享以外的意义。(我每次发朋友圈最喜欢的就是回复大家的评论啊哈哈哈哈)
我之前的朋友圈是仅三天可见,后来有个宝贝和我说看我的朋友圈觉得很治愈,加上我之前有失眠就会有看聊天记录和朋友圈的习惯。
这些全部可见的朋友圈,治愈了一个孤独灵魂的无数个失眠夜晚。
所以我现在的朋友圈是全部人可见,希望大家要好好生活~
图片
0111
写稿
写稿子的时候必须听着点什么。
大部分的时间耳机里面都是喜欢的歌曲。
不知道是不是网课的缘故,我反而更喜欢一边听老师讲课一边写推送。(大家别学我)
可能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一个人在家或者是在宿舍码字吧。
最喜欢的一种方式是和好朋友一起连麦,互相不说话忙着各自的事情,时不时说上一句,听着耳机传过来窸窸窣窣的声音会有一种陪伴感。
有回应的感觉太好了。
图片
0111
其他
我之前很少看公众号,但是现在每天都要看很多很多篇文章,点赞在看对读者来说只是动动手指头的事情,但是对于编辑来说,是很大的鼓励。
所以我现在很乐意为喜欢的文章点赞和在看。
还有知识付费,不仅是认同别人的劳动成果,也是对劳动成果的一种尊重,抱着白嫖心态,不愿意交流的人格局太小,注定是走不远的。
为了维持公众号的日常运营,包括宣传推广和支付稿费在内,小铺子需要恰饭。每一条恰饭都是我精心挑选过的,一些低质量的广告我都会明确拒绝掉。
所以大家不必担心恰饭的真实性,如果觉得有用且在自己经济范围之内,就可以去尝试;如果觉得不适合自己,就把它当作是日常的文章去看,兴许也会有所收获。
(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变化和认识可能没写道,感兴趣的伙伴可以在留言区问我哦~)
图片
写这篇总结的时候翻看了相册。
庆幸自己有记录的习惯,才让时光以照片的形式定格下来,以后的日子里也不要吝啬记录零零碎碎的生活片段,因为回忆起来都是很珍贵的宝藏。
同时也删了很多照片,因为没有意义的记录只会占用手机的内存,学会断舍离也是值得开心的一件事情,一段没有意义的关系也应如此。
站在2020年的开头往后看,有点感慨未来的无限可能性,我们现在所作出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选择,都在为不可知的未来埋下伏笔,自己的人生是由自己决定的。
可能不被理解,但是我依然想做自己。
希望我们成为更好的大人。
祝你,也祝我。
共勉。
 

上一篇:“是朋友,也不能越过底线”

下一篇:“我们各奔东西,然后更高处见”

赞 0
分享
猜你喜欢

是什么吊袜带,吊袜带怎么穿?

内裤变形了还能继续穿吗?内衣为什么会变形?

乐福鞋穿久了会变大吗?男士如何搭配乐福鞋?

空军一号很容易破解。是假货吗?空军一号裂了怎么修复?

空军一号开胶是通病吗?空军一号值得买吗?

海国

言叶与浆果

账号登录,或者注册个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