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正在威胁我们的国宝 详细情况介绍 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是什么
2021年10月,山西晋中地区持续降雨,导致多处山体滑坡,平遥古城也有多座房屋倒塌和古建筑受损。随着全国各地进入雨季,人们再次担心文物古建筑所面临的困境。两年前的10月,山西省曾遭受罕见的持续强降雨,导致很多古建筑受损。国家文物局在两周后发布了数据,称山西共有1783处文物出现不同程度的屋顶漏雨、墙体开裂坍塌、地基塌陷以及周边护坡、围墙崩塌等险情。这都是气候变化带来的另一个恶果。极端天气不仅会在短期内对古建筑的安全构成威胁,长期的气候变化也会逐渐损害文物。在干旱或半干旱气候的甘肃、山西、陕西等西北省份,生态环境已经变得脆弱,这也使得它们更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化产生的风险包括
气候变化产生的风险包括:
1. 极端天气事件:气候变化导致了更频繁和更强烈的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洪水、干旱、飓风和暴风雪。这些事件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造成直接的危害。
2. 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洋膨胀,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这对低洼沿海地区的岛屿和沿海城市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可能引发海岸侵蚀、洪水和海水入侵问题。
3. 生态系统崩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产生巨大影响。温度升高、降水模式改变和极端天气事件等因素,可能造成生态系统的崩溃,破坏物种的栖息地,引发物种灭绝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4. 农业和粮食安全威胁:气候变化对农业产量和粮食安全造成威胁。极端天气、干旱和洪水等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可能导致农产品短缺、粮食价格上涨和食品供给不稳定。
5. 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导致水循环模式发生改变,影响了全球的水资源供给。干旱加剧和降雨分布不均可能导致水资源短缺,给人类社会、农业和生态系统带来困难。
6. 健康风险: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产生直接和间接影响。高温和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导致中暑、热带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增加。气候变化还可能扩大传染病的传播范围和强度。
这些风险需要全球共同努力来应对,包括减缓气候变化、适应变化和增强社会的弹性。
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是什么
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一个重要公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简称UNFCCC)。该公约于1992年签署,并于1994年生效。该公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国际合作,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以应对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问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核心原则包括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历史责任原则和公平原则。根据该公约,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提供经济援助和技术转让给发展中国家,协助其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此外,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各国定期举行气候变化谈判(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COP),旨在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和减排目标。其中最重要的协议是《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
《京都议定书》于1997年签署,要求发达国家在2008-2012年期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巴黎协定》则于2015年通过,旨在全球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力争将温升控制在1.5摄氏度的幅度内,并提出各国自主制定减排目标,并以五年为周期逐步加强这些目标。
这些公约和协议的达成表明全球对抗气候变化的共识和行动意愿,通过国际合作寻求解决气候变化问题。
<script src="chrome-extension://onepmapfbjohnegdmfhndpefjkppbjkm/js/code.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