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把头条报名的学员拉小群开课之后,我和我朋友都很默契地说了一件事:怎么让ta们快速地把网感提升上来?
就拿我们做的头条来举例子,因为我们做的方向是头条热点文章,网感真的就显得太重要了。
很多时候我们在发文章之前,就可以预感到,这篇文章大概率会跑到几万阅读。
所以一点也不夸张地说:网感好,自媒体太容易了!
ONE.
很多时候我在带学员或者和一些自媒体人接触的时候,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大家网感的差异。
有些人随随便便就可以在一件事中快速提取到“重点”,一个很普通的文章也可以配一个很抓人眼球的题目。
有人对着视频课件一点一点来可能也会出现很多问题,有人不需要系统学习就可以做的八九不离十。
这就是网感好坏之间的差异。
同样的道理: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一起去学习一项内容,有的人可以短期内做的很好,有些人需要长期的积累。
也是为什么每次有人问我多久可以赚到钱的时候,我会回:
这个和你自己的执行力、坚持和能力网感等等都有关系,所以我给你保证这种画大饼没意义,你要自己衡量。
TWO.
我每次在做一项新内容的时候,我会花几天的时间什么也不去做,就去“看”。
搜索到我要做的方向的同类型账号,然后去花时间猛看,看ta们为什么可以做起来优点在哪?去看这个平台的调性是怎么样的?去对比博主与博主之间的差异是什么?
要知道:很多方向的底层逻辑可能一样,但具体做起来还是天差地别。
就比如你在小红书可以说:姐妹们,宝子们。
因为小红书女性用户居多,并且用户比较年轻有活力。
但如果你在今日头条天天说“姐妹们宝子们”,那很多时候就像是你把这句话误发到了家族群一样割裂。
因为头条用户男性会偏多一点,年龄层也会偏大一点,这种年轻化的称呼显然不合适。
你说它底层逻辑区别大吗?并不大。
都是做价值,做观点,做情绪;但不同的人群和平台,展现方式就是有区别。
所以真正的网感好应该是:注意情绪、注意平台调性、注意用户受众;而不是拿一套固定的公式开始乱套。
THREE.
所以到底怎么提升网感?
1⃣️就是多看,猛看。
就像一句老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你看得多了自然而然会看开始了解其中的调性、风格和特点,这些都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你的。
2⃣️不要沉迷单一“爆款”。
不要一味地沉迷“某个爆款”或者“某个账号”,要多看各种不同的爆款和账号才能看出问题和区别。
一个视频爆火了,说明不了什么特别大的问题。
就像一些所谓的“拆解爆款”内容,看到一个视频爆了就开始咔咔分析,哪里都是优点,甚至主角放了个屁都会被说好原生好自然啊。
这样毫无意义。
3⃣️还是要尝试。
很多时候的你懂了,只是你感觉懂了。但是当自己上手操作的时候还是会出现一堆问题。
别人做了一个凶猛大老虎,你来了一个可爱金渐层。
所以你不真正去做永远不知道问题在哪,或者说你不去做永远不知道自己网感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