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中国白酒市场上,茅台风头无俩。很多人都说,目前还没有可以平替茅台的酒。所谓平替,就是指在社交场合(请客、送礼的环节中),没有能和茅台价格相当或者比茅台再低一点,但酒质和功能一样的酒。环顾世界,这种现象是中国独有的一个现象。在白兰地里面,互相可以平替的产品很多,轩尼诗XO就可以平替人头马XO,卡慕的超醇也可以平替轩尼诗XO。威士忌领域里就更多了,威士忌里面几乎百分之六、七十的单一麦芽品牌之间是可以互相平替的。但在目前在中国的白酒中,确实还没有可以平替茅台的酒。
是酒质上没有跟茅台酒旗鼓相当的酒吗?
当然不是!
就酱香酒的范围之内,郎酒、钓鱼台、武陵酱酒、习酒等等,他们的高端产品的酒质跟飞天茅台是不相上下的。但是他们确实没有成为在社交场所可以平替茅台的酒,用酒界一些达人的话说:吹酒质、讲故事都可以;但真到求人办事儿,顶“硬菜”的还得靠“茅子、华子”。
其实没有平替茅台的酒,并不是没有和茅台酒质相当的酒,而是因为固有的一种文化观念的存在。
什么样的观念呢?就是数千年以来的一种传统观念:“国无二主,天无二日”,无论什么都要有公认天下第一的传统思维习惯,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最强大的一种传统力量。按照这种观念,什么都要搞出一个“最好的”。天下就有一个“四大美人”,这四大美人毫无例外的都要跟王宫有关系,“王”的女人才能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倾城倾国其实都是心理事实,而不是生理事实。想想一国之人,一个女子就能绝色到没人可比的地步?那个国内难道就那一个人吗?其他就没有人长得比她更漂亮吗?有,但你没站在城头上,你就不能叫“倾城倾国”。站在城头上那个人,那就必须要倾国倾城的景仰。就是这种强大的传统力量,使得市场上没有平替茅台的酒。
可这也仅是社交场平台上没有平替,如果仅仅就是喝酒的香气、口感的来讲,是有很多酒可以平替茅台的,而且还有价格优势。我希望那些真正喝酒的人能选择自己“平替”茅台酒的酒品,酒本身就是自由的饮料,它存在的最大的价值就是面对倾城倾国的人群,有逆向而行的孤勇者的勇气。
当什么时候真正在社交场所上出现了多个可以平替茅台的酒,那就标志着中国经济真正进入了市场经济,才会绽放百家齐放的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