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再来介绍一家小米生态链的成功案例,全球智能短交通龙头——九号公司。
成立11年间,营收规模超百亿,其产品从电动平衡车到电动滑板车,再逐渐扩展至电动两轮车、服务机器人等。
营收从2016年的11.53亿快速增长至23年的102.22亿,7年CAGR为36.58%,收入增速处于行业上游;归母净利润在2020年实现正盈利0.73亿增长至23年的5.98亿,3年CAGR为101.59%,增速为行业最快。
牛市看什么?当然是成长股。什么是“成长股”?营收和利润5年复合增速得到20%吧,市场空间得大吧,最好是规模还不大的行业龙头,拥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腾讯、拼多多、小米、谭木匠、特斯拉,这些都是成长股的成功案例。一旦选对成长股,是会有很丰厚的利润回报的。简单说一下小米,2010年雷军和几个创始人一起喝了一碗小米粥就成立了,小米也是有很丰富产品线,推出了一系列受欢迎的智能手机、笔记本、家电、智能家居、汽车等。小米2018年上市比较晚,截至目前,股价翻了近两倍,其实从股价就能看到小米的发展很波折,小米手机从性价比走向高端就经历了一场生死之战,造车亦然,但好在雷军“老实人”的形象带领下终见曙光。
同样造车的电动车行业标杆特斯拉,在10年上市,股价更是翻了300多倍,即使是从18算也是翻了近20倍,这样来看还是比小米要更成功一些,特斯拉本人更是励志,不仅造车,做人工智能、机器人,收购推特,现如今还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得力助手。好似这些成功的成长股创始人都是在不断地坚持创新,且形象也是很亲民。
九号公司看起来也很符合成长股这些特征,怎么样?很心动!还是别忘了我们知常容的理念“投资从不亏钱开始”。
截至11月22日,九号公司总市值为308.61亿,对应23年PE为56.28倍,PE TTM为28.31倍,现在看还是不便宜的。
成长股本身就意味着高不确定性,得承担高风险,只要业绩稍稍下滑抑或是增速放缓,甚至业绩增长没有超预期都可能遭受市场的“拳”力一击。
九号多品类产品发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规模都稍小,产品迭代更新速度飞快,未来还是否能站在全球智能短交通龙头都是未知数。九号能否带来超额收益就取决于丰富产品链是否能做到持续快速的增长。首先基础业务电动平衡车已经过了高速发展期了,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开始缓慢下滑了。
但新的产品,电动两轮车是做到多年翻倍的,虽然行业进入了成熟期,但是九号走的是高端化的电动两轮车,并在高端市场保持着领先,高端智能化市场发展迅速,九号在电动两轮车高端市场市占率是不断提升的,在规模效应下,毛利率也是不断提升。
而服务机器人行业增速快,成长空间广,九号的割草机器人增速也是成倍扩张。而全地形车市场增速较慢,但九号公司目前规模小全地形车营收也是倍增。九号、石头科技都是从小米生态链下走出来的成长公司,他们为什么能做到细分市场龙头,跟利用互联网的方式产品有关,区别于传统生产方式,他们没有自己的工厂,而是选择外包代工,这样有一个明显的好处就是可以快速跟上产品迭代速度,因为创新产品升级换代需要工厂生产链设备跟上,传统的自产方式就需要较长时间,甚至会因为更换生产链成本过高而放弃,代工方式虽然没有自产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明显优势,但并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因此在产品创新方面就能做得更好。
对比石头科技来看,石头预期24年pe不到17倍,远低于九号,但产品种类不够九号丰富,都具有成长股潜力。从配置角度来看,九号属于进攻型选手,选对成长股收益自然是最大的,对此类成长股首先秉持着相对谨慎的态度,要在不确定性上考虑组合配置,成长股就不能选一只,我们还有跟踪研究安克创新、小米、爱玛、美团等都具有快速成长性的公司。
02.
英雄辈出的小米生态链
在我们跟踪的公司中,石头科技跟九号公司一样都是前期在小米生态链的背景下蓬勃发展,然后慢慢发展自主品牌,而后成为全球化销售的各自行业龙头。
小米羁绊助力上演“一出好戏”
九号公司带着机器人技术从平衡车起家,仅成立后3年便上演“蛇吞象”一出好戏,全资并购平衡车鼻祖美国Segway(赛格威)公司。
能完成这样的壮举,这其中自然少不了小米的助力,因为九号公司也是小米生态链的一员,早在2015年收购Segway 的前一年,2014年小米系资本以及著名的红杉资本就入注九号了。
最早发展的年间,在小米生态链的强大背景下,九号凭借着小米销售渠道,实现了销量快速增长,与小米的羁绊也越来越深,定制产品渠道销售最高的时候在21年营收占比一度超过50%。
千亿总裁逗我玩
4年前即2020年,还未开始造车的雷军曾发过一条微博——“挺好玩的”,配图是其在小米专卖店开着一辆“卡丁车”的照片。
在小米成立十周年的活动上,雷军更是亲自下场,率领13名高管,在北京小米科技园试驾九号卡丁车Pro兰博基尼版,这番高规格的集体“带货”,给足九号排面。
难免让人引用刘强东经典语录“不要跟雷军比营销”,打不赢根本打不赢,九号一炮而红,同年就在科创板上市。
商人自是逐利
九号在21年营收规模发展至近百亿规模后,便开始大力发展自主品牌,究其原因无非就是自主品牌毛利率更高,赚到的钱更多,商人逐利无可厚非,一切都是为了公司的发展嘛,合情合理,现在小米渠道销售营收占比已经跌至12%了(24H1)。
跟对待石头科技一样,现在的小米又在逐渐“功成身退”了,截至2024年6月30日,九号公司前十大股东中,已经没有以雷军为法定代表人的顺为资本的身影了,不过People Better Limited还在。
03.
核心观点
1、九号公司是一家全球智能短交通龙头,专注于智能短交通和服务类机器人领域的全球化科技型创新企业,股权结构稳定;
2、电动两轮车国内市场将受益于新国标、以旧换新政策、智能化发展等因素有望保持长期增长,国外市场增速快于国内,主要来自东南亚(油换电)、欧美(休闲高端);
3、电动平衡车在经过几年的迭代之后,其智能化已经进入较成熟阶段增长较慢,公司为全球电动平衡车行业龙头;
4、全球全地形车市场预期增速较慢,但九号公司目前规模小全地形车营收增速快;中国全地形车行业以出口为主,行业集中度高;
5、服务机器人行业增速快,成长空间广,根据 Mordor Intelligence 数据,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到 2024 年将达到 601.6 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 1467.9 亿美元,在预测期内(2024-2029 年)年复合增长率为 19.53%;
6、九号竞争优势:多品类产品矩阵及规模效应助力公司成长;全球化销售网络优势。
7、财务分析:九号现金充裕,超50%都是现金,轻资产运营,固定资产占比不高仅7.9%,资产负债率高56.9%,但没有有息负债率;运营能力,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保持在一个月左右,对下游话语权比较强,存货周转在22年达到高峰100天后,随即呈现快速下降趋势,存货周转速度逐渐加快,应付账款周转速度在变快,两个月左右,对上游话语权较一般,占款能力一般;成长能力强,营收和利润规模处于行业中游,增速处于行业顶峰;盈利能力较稳定,毛利率维持在30%附近,净利率水平保持在6%左右,产业数字化服务是收入最主要增量贡献来源;资本开支不大,随着规模快速扩大,预计未来资本开支会逐渐增加,现金流健康。
04.
公司简介
九号公司,全球智能短交通龙头,专注于智能短交通和服务类机器人领域的全球化科技型创新企业,资本赋能品类迅速扩张。
成立于 2012 年,于2013年推出Ninebot电动平衡车,2014年公司获得小米、红杉、顺为资本等资本注资,进入小米生态链。
2015年收购全球平衡车鼻祖Segway(1999年在美国成立),2017-2019年公司先后推出滑板车、陪伴机器人、送餐机器人、全地形车等产品。
2020年进入电动两轮车行业,在中高端市场建立品牌知名度,并于10月29日科创板上市,成为中国境内上市企业中「VIE+CDR第一股」。
公司成立至今 12 年依靠资本赋能将创新基因商业化,同时核心技术支撑产品品类持续拓展。产品矩阵丰富,包括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电动两轮车、全地形车、割草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公司产品突出兼具科技感与时尚感的潮玩特性,树立年轻有趣的品牌形象,从而吸引年轻群体的兴趣,助力高端化产品溢价。
控股股东
A/B 股保障公司股权结构稳定,小米为第二大股东。公司采取 A/B 股的特殊股权结构,A/B 类普通股分别拥有 1/5 票投票权,截至24H1,实际控股人兼创始人高禄峰和王野均持有 B 类普通股、股权比例分别为10.72%、13.65%,投票权合计60.05%,确保公司股权结构稳定。小米系资本为公司第二大股东(截至9月30日People Better Limited持股比例5.5%),充分赋能公司创业初期产品与渠道发展。
公司于2021年发布股权激励计划,业绩考核要求为:2023-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达到73、90、89、97亿元,年复合增长9.94%,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2023年营业收入就达到了102亿,已超过2026年目标。
05.
主营业务
九号公司立足全球化,以简化人和物的移动,让生活更加便捷和有趣为使命。已形成智能短交通和机器人两大产品领域。
(1)智能短交通
平衡车和平板车业务向电动两轮车、全地形车业务拓展:公司基于创始平衡车业务技术,逐步向电动滑板车、电动两轮车及全地形车业务拓展,延伸短交通出行半径。
平衡车:1000-4000元,2公里以内,适用人群6-50岁,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电动平衡车累计出货量超400 万台。
图片:官网
滑板车:1000-4000元,20公里以上,适用人群14-60岁,电动滑板车累计出货量超1,300万台。
图片:公司官网
电动两轮车:4000+元,20公里以上,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国区电动两轮车专卖门店超 6,200 家,覆盖 1,100 余个县市,国内累计出货量突破400万台。
图片:公司官网
全地形车:35000+元,非公路,产品已涵盖 ATV-Snarler、UTV-Fugleman 及 SSV-Villain 三大系列,能满足爬山骑行、娱乐竞技、农场货运、赛事、复杂地形穿越等多场景需求。
全地形车是一种被设计于非高速公路行驶的、具有四个或以上低压轮胎、且可在非道路上行驶的轻型车辆。
全地形车按驱动动力类型可划分为电动全地形车、内燃机式全地形车;按结构分为四轮全地形车(All-terrainVehicle,简称ATV)、多功能全地形车(UtilityAll-terrainVehicle,简称UV或UTV)和娱乐场地车(Go-kart)。UTV又称农夫车,可以用来拉货。SSV(SidebysideVehicle)相较于UTV外观更运动,马力更大,属于UTV的一种。
图片:公司官网
(2)服务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向割草机器人业务拓展:服务机器人业务主要覆盖商用酒店送餐场景,基于机器人技术及算法,公司拓展家用割草机器人业务。
图片:公司官网
(3)短交通衍生产品
突出玩乐属性,定位儿童人群。公司基于平衡车&滑板车原有技术,适配儿童、小众潮玩爱好者等的需求,体现公司创新基因。
图片:公司官网
06.
经营模式
1、上下游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上游:主要为芯片制造商、关键传感器制造商(如立体视觉摄像机、激光雷达等)、电机制造商、电池制造商、金属材料贸易商和制造商、塑料成型加工商、电子元器件供应商、整机 OEM/ODM 商等。
下游:B2C 电子商务平台、连锁零售商、线上线下渠道分销商及直接终端消费者。
2、生产模式:以销定产。自有工厂、OEM 工厂,拥有常州、珠海两个生产基地,目前常州工厂三期项目已竣工验收,预计目前电动两轮车年产能为450-500万台。生产过程以组装为主。
位于境内的自有工厂以生产小型智能双轮平衡车、智能单轮平衡车、自主品牌智能电动滑板车和智能电动摩托/自行车为主;位于美国的自有工厂以生产大型智能双轮平衡车、智能电动三轮车为主;位于境内的 OEM 工厂以生产米家智能电动滑板车、ODM 智能电动滑板车和电动平衡轮产品为主。
3、销售模式:全球化市场布局(海外主要美国、欧盟),销售覆盖线上、线下渠道,采用直营与分销相结合。
07.
行业情况
1、电动两轮车行业
市场规模:超千亿,电动两轮车国内市场将受益于新国标、以旧换新政策、智能化发展等因素有望保持长期增长,国外市场增速快于国内,主要来自东南亚(油换电)、欧美(休闲高端);
从竞争格局来看,2019年新国标的更新带来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24年新国标的再次更新,行业规范和标准的进一步细化和调整,以及未来的严格执行,将有利于龙头企业集中度的继续提高。
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2023 年我国电动两轮车保有量超 4 亿辆;根据艾瑞咨询统计,2023 年国内整体销量约为 5500 万辆,同比增长 9.8%。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23 至2028 年中国电动两轮车行业将以 7%的复合增长率增长,至 2028 年,中国电动两轮车销量达 8400万辆。
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即时零售业的发展或将推动电动两轮车行业稳健增长。近几年外卖、快递等行业快速兴起,电动两轮车成为我国外卖和快递投递服务的重要交通工具。根据嘉世咨询数据,2021年即时配送服务行业规模超400亿单,同比增加30%。未来随着即时配送服务场景不断拓宽,2026年市场规模将近千亿量级。
外卖行业配送服务对两轮电动自行车依赖度较高,在线订餐市场规模增长使得外卖配送群体不断扩大,激发了新一轮电动两轮车需求。
市场集中度:从竞争格局来看,2019年新国标的更新带来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24年新国标的再次更新,行业规范和标准的进一步细化和调整,以及未来的严格执行,将有利于龙头企业集中度的继续提高。
国内电动两轮车市场高度集中,CR2超40%,CR9超80%,九号起步虽晚但凭借着智能化、年轻化、高端化产品不断追赶,营收增速快于同行。截止2024年上半年,按营收规模计算目前已超过新日,小牛、绿源,市占率仅次于雅迪、爱玛、台铃,排名行业第4。
2、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行业
电动平衡车在经过几年的迭代之后,其智能化已经进入较成熟阶段增长较慢,公司为全球电动平衡车行业龙头。电动平衡车具有携带方便、驾驶简单、绿色环保等多方面的优势。根据《中国电动平衡车行业发展白皮书(2021 年)》统计数据显示,2020 年全球电动平衡车出货量已达到 1032 万台,同比增长 23.7%,欧美是主要的出口市场。
根据 QYResearch 的统计及预测,2023 年全球平衡车市场销售额达到了 5.19 亿美元,预计 2030 年将达到 6.62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3.6%(2024-2030)。
电动滑板车具有节约能源,充电快速且续航能力强;整车具有造型美观、可以折叠,操作方便的特点,近几年我国已成为电动滑板车制造大国。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到 2025 年,预计全球智能滑板车市场规模达到 500 亿美元,其中欧美市场在 2025 年均可达到 150 亿美元,中国市场达到 80 亿美元。总体来看,电动滑板车赛道仍处于扩张发展期。
九号优势:拥有全球平衡车鼻祖Segway,平衡车智能化水平高,电动平衡车&滑板车主要市场也在国外,符合美国、欧洲的文化需求。
劣势:电动平衡车、滑板车不符合我国的机动车安全标准,也不在非机动车产品目录内,有部分省市和地区限制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上路。电动平衡车、滑板车都不再是公司主要营收来源,且营收自21年达到顶峰后快速下降。
3、全地形车
市场规模:全球全地形车市场预期增速较慢,但九号公司目前规模小全地形车营收增速快。北美和欧洲是四轮车消费的主要市场,分别占据73%和16%的市场份额,主要品牌如美国北极星Polaris、北极猫ArcticCat、约翰迪尔、加拿大庞巴迪BRP(Bombardier)、日本Honda、川崎和Yamaha等。
根据AlliedMarket预测,2020年至2027年全球全地形车市场将以6.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提升,市场规模预计在2027年达到119.5亿美元。
竞争格局:中国全地形车行业以出口为主,行业集中度高。中国95%以上全地形车都出口到国外,中国品牌产品力不断增强,抢占国外品牌市场空间,目前中国全地形车销量已占全球45%,未来占比将继续提升。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产销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全地形车行业销售量41.44万台,同比下降20.8%,其中出口40.14万辆,出口量同比下降了22.29%,出口金额9.913亿美金,同比增长10.36%。
前五名春风动力、涛涛车业、重庆润通、林海动力、华洋赛车,出口数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96.66%,出口金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97.12%,其中龙头春风动力全地形车出口金额连续多年占全国总金额的70%以上。
UTV占比持续提升。由于UTV、SSV全地形车相比ATV更舒适、更安全,因此受到客户的欢迎。根据UBS市场调研数据,2023年全球全地形车行业销售量95.5 万台,其中ATV产品占比呈下降趋势。由2021年40.10%下降至2023年的35.08%,UTV产品占比由2021年的59.90%提升至2023年的64.92%,预计未来占比仍将持续提升。
九号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充分利用Segway品牌的影响力,现阶段全地形车产品立足全球市场,销往全球60个国家,超3,000个经销网点。公司在美国市场的门店数量已超过100家。
4、服务机器人
服务机器人行业增速快,成长空间广。可以分为专业领域服务机器人和个人/家庭服务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的应用范围广泛,主要从事维护保养、修理、运输、清洗、保安、救援、监护等工作。目前送物机器人已经在国内酒店业大规模普及。
根据 Mordor Intelligence 数据,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到 2024 年将达到 601.6 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 1467.9 亿美元,在预测期内(2024-2029 年)年复合增长率为 19.53%。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2022 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 516 亿元,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27.87%,预计 2024 年中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 857 亿元。
目前行业主要参与者可以分为三类:(1)国外成熟公司,主要代表有Nuro、Startship、Robby、Dispatch、Marble等;(2)国内电商平台,主要代表有京东、菜鸟、苏宁、饿了么等;(3)国内初创公司,主要代表九号、云迹、真机智能、YOGO Robot等。
九号公司智能电动平衡车技术积累的基础上,独立研发了服务类机器人平台。
室内机器人:送物机器人已在国内大规模普及
九号机器人旗下商用服务机器人九号方糖送物机器人、九号飞碟送物机器人和九号饱饱送餐机器人产品矩阵实现了丰富领域的拓展,产品在国内覆盖近万家酒店、餐饮等行业应用场景,已陆续入驻万豪、希尔顿等主流一线酒店集团,且与锦江集团、尚美、格林、亚朵等头部酒店集团达成深度合作,累计配送上亿次。九号饱饱送餐机器人立足中国,布局全球,目前已经在全世界 30 多个国家地区落地使用。
九号公司主要机器人产品,除了在酒店领域不断开拓外,同时也和美团、顺丰等大型集团开展深度合作。公司全国上千家服务网点可为机器人提供上门维护工作,相较竞品竞争优势明显。
室外机器人:智能割草机器人市场广阔。
割草机器人是一种室外轮式移动机器人,拥有自动割草、自动避雨、自动躲避障碍物、电子虚拟篱笆、自动返回充电、网络控制等功能,适合于家庭庭院、公共绿地等场所进行草坪修剪维护。
全球割草机市场规模超2,000亿元,割草机器人渗透率有较大提升空间。据公开资料显示,全球约有 2.5 亿个私人花园,其中美国约有 1 亿个,欧洲拥有超 8,000 万个,欧美地区合计占全球总量的 72%。
行业层面,欧洲仍为全球主要割草机器人市场,其中德国、瑞典等西欧国家渗透率相对较高,侧面反映了割草机器人具备渗透提升基础。根据 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 数据,2020 年全球机器人割草机市场规模为 12.9 亿美元,预计将以 15.5%的年复合增长率从 2021 年的14.8 亿美元增长到 2028 年的 40.4 亿美元。
2024 年 1 月,九号公司在美国 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现场发布了新一代无边界 Segway Navimow i 系列智能割草机器人。Navimow 采用了独特的 EFLS 融合定位系统,将卫星定位与多重内置传感器相结合,实现了厘米级的户外定位精度,无需预埋边线。智能割草机器人产品已成功销售至全球 30 多个国家,成为首个用户激活量达 3 万+的无埋线割草机品牌。
08.
竞争优势
一、多品类产品矩阵及规模效应助力成长
1、电动两轮车:定位年轻客群,主打中高端;智能化功能突出,抢占用户心智;外观设计高颜值,更符合年轻人审美。
①九号公司电动两轮车主打中高端,销售单价及毛利率明显高于可比公司。
数据:公司公告,知常容整理
数据:艾瑞咨询
②智能化功能突出,抢占用户心智。伴随两轮电动车在智能化功能与核心技术的内卷竞争,汽车行业的集成化控制系统、智能化架构等技术概念开始在电动两轮车行业运用,九号电动作为两轮电动车智能化的标杆企业,其智能互联系统就采用了以域控的形式,整合车辆仪表显示、人机交互、数据远程交互等,实现车联网、远程控制、OTA、部分辅助驾驶等功能,成为下一代智能化两轮车的典范。
九号智能化包括:
1)Ninebot RideyGo即停即走系统2.0,用户带上手机接近车辆时即可通过Ninebot Airlock感应解锁技术自动解锁,停车后快捷锁车;
2)自主研发的锂电智能BMS 5.0技术,有智能并联/快充、健康状态SOH估算、双重过流/短路/过压保护等20多项保护措施;
3)GPS、北斗、基站三重定位功能;
4)通过AHRS姿态感应系统实现车辆异动、倾倒报警;
5)支持OTA无线升级,不断更新优化功能;
6)SOS紧急通知功能,意外事故会通知预设的紧急联系人等。
7)家庭账号共享体验;
8)RideyFUN彩屏仪表操作系统,在骑行过程中实现基本的听歌、导航、打电话辅助需求,满足来电识别、接/挂电话、一键切歌、导航显示等功能。
③外观设计高颜值,更符合年轻人审美。炫酷的设计风格在电动两轮车中脱颖而出,九号公司还推出了彩壳和坐垫颜色定制化,用户可自主定制颜色搭配。产品历年来多次获得工业设计领域最高奖项,德国 IF 设计大奖、德国红点奖、意大利 A 设计奖、美国 IDEA 奖等
2、全地形车:行业集中度很高,未来增速较慢,但随着九号Segway全地形车产品矩阵逐渐丰富,利用Segway品牌的影响力,市场份额有望提升,在规模效应下助力公司营收增长。
3、服务机器人:市场空间大,公司智能化机器人深受用户好评,公司发布的智能无边界割草机器人相比传统割草机更加便捷易用、效率更高,且当前规模较小,成长迅速。
九号Segway割草机利用卫星定位等技术,割草效率高出传统割草机6倍。
二、全球化销售网络优势。
公司已初步建立全球营销网络,公司旗下拥有 Segway 赛格威和 Ninebot 九号两大品牌。
国内:互联网+思维逻辑,线上销售成交额在行业领先;截至2024年6月30日,线下中国区电动两轮车专卖门店超 6,200 家,远低于传统电动两轮车公司雅迪(4w+)、爱玛(3w+)。
国外:收购的Segway 赛格威,在全球市场拥有较高知名度。
海外市场主要在欧美、澳新、中东土耳其等主流市场。欧洲市场入驻本地各大 KA 以及电商平台,覆盖线上线下各主流渠道;美洲、亚太市场线上已入驻 Amazon、eBay、Media Mart 等电商平台;线下已入驻 Costco、Walmart、Target、Best Buy 等大型连锁商超和户外运动连锁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