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通过时间”(Bowel transit time)是我从比尔·布兰森的《人体简史》中读到的,如果你是个中等身材的男人,那么消化道大约12米长,如果是女性则稍微短一点。对男性来说,食物从进口到出口平均55小时,女性平均72小时。
平均来说,食物在胃里呆4~6小时,小肠6~8小时(这里是主要的营养吸收段),而大肠蠕动最慢,食物残渣的停留时间最长,可以达到3天时间。
茱莉娅·恩德斯博士在《肠子的小心思》(这是本好书)里说普通人的大肠有个“三日定律”:
大肠可以分为3段,一段上升的升结肠、一段平行的横结肠和一段下降的降结肠。上厕所的时候一般被排空的只有降结肠段,到了第二天它会重新被填满,然后新的一轮清空和填满就又开始了。
这个“肠道通过时间”,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Tim Spector教授认为可以用来做“肠道健康测试”——他把蓝色的可食用颜料加入玛芬蛋糕,看多长时间之后能看到蓝色的便便。
我写上一篇文章的时候,觉得火龙果也可以(红色和蓝色的区别),后来街坊们提醒说火龙果会加速大肠蠕动,我想也是啊,那到底用什么方便的染料呢?
川本彻医生的墨鱼汁
日本人一说到吃,就自然而然想到海产品。川本彻在《肠活生活》中也说了这个测试方法,人家直接用了“墨鱼汁”。方法也很简单:
墨鱼汁掺入意大利面中,吃下去,看啥时候出现“墨鱼汁黑”的粑粑。
墨鱼汁对于肠道蠕动来说是“中性”的,不会促进也不会拖后腿,所以这个比火龙果的测试要更准确一些。我查了一下某宝,食用墨鱼汁大概就是25元——嗯,标题里就是25块钱嘛。(不止吃一顿)
《肠活生活》的编辑们也纷纷实验了这个方法,排便正常的“M先生”22小时之后就排出了黑色,而有些便秘的“Y女士”花了59小时——所以,咱们还是用前面Tim的那张表格,没问题。
但川本彻的书里面还提供了另外一种方法:观察粑粑的状态,用的是“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
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Bristol Stool Scale)
健康的粑粑是不怎么臭的(如果上完厕所之后气味冲天,那么肠道大概率有问题),除了闻到气味之外,还可以“回头看看”。川本彻说医生们普遍接受这个“布里斯托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