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没聊重疾险。
作为保障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重大疾病险进入大陆保险市场已有30年的历史了,近些年的发展势头也是一路高歌猛进,看起来似乎非常成熟了,但实际上大部分人对它依然是存在许多不解甚至误解的,所以还是很有必要时常科普的。
今天输出的这篇就是根据过往经验整理出的一份重疾险常见疑问,纯干货,建议收藏。
一、重疾险是怎么赔的?
重疾险是「给付型」的,简单来说就是:当被保人罹患合同里约定的疾病时,可获得一次性的赔付。
赔付金额=投保时与保险公司约定好的保险金额。与实际产生的医疗费、有无从其它渠道获得补偿无关。
比如张三为自己投保了一份基本保额50万的重疾险,按照条款约定,初次确诊合同里的重疾后可获赔50万的重大疾病保险金,等待期后,张三被检查出肺癌,符合条款约定的给付条件,于是把50万赔偿款打到了张三的账户里。
至于张三治病真实花了多少钱、怎么治的、医保报了多少,保险公司并不过问。二、重疾险能保哪些病?
一般来说,被保险定义为重大疾病的疾病至少是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病情严重+治疗费用高。因此会对患者本人和家庭都产生沉重的负担,严重威胁到正常生活。
当然,像「严重」、「花费高」之类的词都太不具体且明显会带主观性,于是保险公司会在条款里明确列举符合理赔条件的疾病名称及其定义,不过疾病定义的解释权并不完全归保险公司所有,为了规范市场,保险行业是有一套统一的重大疾病定义的。
比如目前正在使用的疾病定义,就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发布的《重大疾病保险疾病定义使用规范2020年修订版》,它总共规定了28种重度疾病和3种轻度疾病的名称与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