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唠了唠缅甸地震,既然讲到缅甸了,那顺着这个话题,再简单讲一讲缅甸内战。缅甸内战是怎么爆发的?不管你熟不熟悉缅甸,有个老娘们你肯定听过,叫昂山素季。那么她是干什么的?你就可以简单理解为缅甸的甘地,当然甘地也算不上什么好货,相比之下,我觉得昂山素季还是要比甘地好一些。缅甸这个国家,长期都是由军政府统治,昂山素季干的就是反对军政府,要在缅甸搞民主政治,还成立了一个政党叫缅甸民主联盟,简称民盟。那军政府能惯你毛病么,所从1989年到2010年,昂山素季一直是被军政府软禁的状态。在此期间的1991年,昂山素季还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因为她迎合了西方人的主流价值观。
昂山素季
缅甸民主联盟
2011年,在经过长久的博弈之后,昂山素季领导的民盟和军政府之间达成了部分和解,到了2015年,双方就组建了联合政府。但是和解是有条件的,首先军方要保留1/4的议会席位;其次军方控制着国防、内政等关键部门,以及一些大型国企;第三如果要修改宪法,哪怕国会中另外3/4的议员全都通过了,军方也可以否决;第四军方可以随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接管国家控制权;第五军队的人事任命,民选政府无权干预。所以说哪怕组建了联合政府还搞了议会,实际上缅甸最大的权力还是掌握在军方手中。
当然不管怎么讲,缅甸也是迈出了民主化转型的第一步。但是2020年,又出现变数了。2020年缅甸举行了大选,民盟是大获全胜,可是2020年什么情况你也清楚,因为新冠疫情,缅甸的经济受到了严重影响,老百姓的不满情绪在上升,那怎么办?民盟就表示,要想把缅甸的经济搞上去,你们军方要放权,这下算是妥了,刚才讲了,军方可以随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并接管国家控制权。就这样在2021年2月份,军方直接解散了议会和内阁,自己单方面地组建了新的政府,至于昂山素季,再把她给关进去,民盟其他成员也全部下台。民盟一看这还了得,好不容易争取来了一些权力和权利,这下一夜回到解放前了。
2021年缅甸反政变示威
民盟当然十分不满,他们想要夺回权力,可是自己手里也不掌握武装,这又如何是好?这就要讲到缅甸的另一个国情了。据缅甸官方统计,缅甸全国有135个民族,最大的主体民族是缅族,大约占到了全国人口的65%-68%。另外还有七个比较大的少数民族,加起来占到了总人口的20%多。虽然算不上特别多,但是管理起来可是老费劲了,原因就在于缅甸多山的环境,你看一个少数民族人数不多,但他们是非常集中地窝在某一个山窝里,那真是典型的天高皇帝远。1948年缅甸独立,从这一刻开始,缅族控制的中央政府,就一直想把这些少数民族收拾老实了,但最后的结果却是不仅不老实,反倒让它们发展起了自己的武装力量,这就是所谓的民地武,即少数民族地方武装力量,然后就是持续的对抗。
2015年联合政府成立,昂山素季成为了名义上的国家最高领导人,其实除了反对军政府的军事独裁,多年以来,昂山素季也在一直在呼吁民族和解,因为她的个人威望,所以当时8股主要的民地武,就和中央政府达成了停火协议,民地武承认中央政府的统治,同时中央政府承认民地武的高度自治,武装力量也可以继续保留。不过到了2021年,因为军方发动政变推翻了联合政府,民地武一看,我这不也回到了解放前了么?当年我和军政府之间就有很深的矛盾,这下它们重掌大权,好日子算是到头了。就这样,民盟和民地武走到了一起,组成了反政府阵营,开始诉诸武力反抗军政府,全面内战由此爆发。
当然要注意,在反政府阵营中,民盟成员虽然是名义上的领袖,但实际上不掌握实权。真正的主角是所谓的三兄弟联盟,分别是若开族的若开军、果敢族的果敢同盟军,还有一个是德昂族的德昂军,加在一起的总兵力能有四五万人。而所有的民地武加在一起,总兵力大约也就是十万人左右。这个兵力其实不算多,另外反政府阵营也谈不上什么组织性,还是非常松散的,只是因为它们都看不惯军政府,所以才暂时地集结在一起。反观政府军,首先它们有着很强的组织性,其次总兵力大约有15万人,另外还有七八万的预备役部队,以及一些准军事武装。表面上看面对政府军,反政府阵营并不占任何优势。结果怎么样呢?结果是打了四年时间,政府军控制的领土从60%降到了1/3,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其实不在于反政府阵营多能打,而是在于经济出了问题,经济一出问题,很多地方的老百姓就自动倒向了反政府阵营。缅甸自独立以来,70%的时间都是由军政府统治的,有人常说军政府统治,都是一介武夫,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一天到晚就想着打仗,这个国家肯定不能好了。我倒是觉得未必,一个政权的性质和它的治理能力,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事实上民主政府也会搞得一团糟,独裁政府或是军政府,也有可能把国家发展好,最典型的应该就是韩国的朴正熙政府和智利的皮诺切特政府。至于说缅甸的军政府,进入本世纪,它们把经济搞得也是很不错的,所以缅甸人也没有说就是反对军政府。但是2021年内战爆发之后,军政府控制区的经济,那真是江河日下一泻千里了。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解散了联合政府、驱逐了民盟成员之后,缅甸的知识分子不再选择和军方合作,其中就包括绝大多数的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以及各领域的专业人士。这帮人一走,军政府也不知道怎么和外国投资者打交道,也不熟悉国际市场规则,那妥了军政府重新掌权之后,外国投资直接减少了三分之二,缅甸军方这等于是发动了一场自我政变。第二个原因是发动政变的时机很不明智,受新冠疫情影响,在2021年初,缅甸的外汇储备只有不到60亿美元,就是这些钱,又要进口武器弹药,又要进口一大堆生活用品,比如说缅甸的化肥和食用油都需要进口,那60亿美元肯定不够啊。
那怎么办?也不知道哪个天才想到一个点子,军政府要求所有的从事对外贸易的公司,只要你赚到了外汇,就必须兑换成本国货币,也就是缅元。这么一搞,中央财政倒是有外汇了,可是外贸公司就没有外汇了,这不仅严重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关键是你拿着一把缅元和外国人打交道,谁要你这些废纸呢?当然军政府需要的不只是外汇,为了支持战争,它也需要大把的缅元,这就好办了,自己印。据估算,内战爆发四年以来,缅甸多印了大约30万亿的缅元,再加上战争和进口不利所引起的物资短缺,由此就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比如说西红柿,现在在缅甸,一斤大约是11块钱人民币,但是缅甸的人均年收入也只有9000人民币。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缅甸的经济只能是走向崩溃,这就导致军政府不仅仗打不动,同时在统治区,也在逐渐地失去民心。请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