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ogo.png
简介

深夜的高速公路上,大雾像牛奶般浓稠。开着特斯拉的车主死死盯着中控屏——雨刮器疯狂摆动,摄像头却把雾中的隔离墩识别成幽灵般的漂浮物。而在另一条车道,搭载华为ADS的智驾车淡定穿过雨幕,激光雷达发出的百万束红外线如同透视眼,把前方抛锚的卡车轮廓描得分毫不差。这场智能驾驶的"眼睛"之争,正让全球车企分裂成两大阵营。

特斯拉最近又杠上了中国车企,官微甩出"纯视觉才是王道"的宣言,字里行间都在diss国产车堆激光雷达是"技术不够硬件来凑"。马斯克的底气来自北美300万辆特斯拉每天上传的100亿帧画面,这些数据喂养的神经网络,能让车载摄像头像人脑一样理解路况。但华为余承东直接回怼:"在中国复杂路况下,纯视觉就是蒙眼飙车!"问界M9头顶的三颗激光雷达,每秒能扫描300万个三维点云,连飘落的塑料袋都能和石块分清。

国外科技博主Mark Rober的实测视频成了导火索。当测试车冲向画着虚假车道的墙面时,特斯拉在最后一秒猛打方向,激光雷达车则提前20米稳稳刹停。更打脸的是暴雨场景:特斯拉摄像头被雨帘干扰,把积水反光误判成障碍物急刹,华为方案却穿透雨幕准确识别到侧翻的三轮车。评论区炸出无数车主吐槽:"下雪天特斯拉AP直接罢工,激光雷达车却能开得比老司机还稳!"

这场技术路线的掰头,本质是数据霸权与硬件革命的较量。特斯拉手握全球最大规模车队,每天处理的图像数据相当于3000部蓝光电影,这种数据护城河让后来者望尘莫及。但激光雷达派祭出"物理外挂"——华为最新192线雷达能识别200米外5cm高的井盖,理想L9用雷达阵列构建的3D地图精度达厘米级。某新势力工程师透露:"我们现在激光雷达成本压到200美元了,三颗雷达才顶一颗骁龙芯片的钱,这买卖划算!"

更深层的博弈藏在技术路线图里。特斯拉的纯视觉路线像在训练超级AI司机,需要攻克图像识别、脑补3D空间等高难度关卡,但一旦突破就能通吃全球市场。激光雷达派则选择"硬件预判",用物理感知给AI上保险,特别适合中国特有的"鬼探头"、加塞狗等地狱级路况。值得玩味的是,两家都在偷偷布局对方领域:特斯拉申请固态雷达专利,华为被曝研发视觉大模型,这场非此即彼的路线之争,最终可能走向融合。

行业分析师指出,2025年或是技术路线分水岭。当特斯拉Dojo超算中心明年算力翻倍,其视觉系统可能突破人类司机水平;而国产激光雷达车正在酝酿"感知革命",蔚来ET9将搭载4D成像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的三重感知系统。就像智能手机从单摄卷到十摄,智能车的"眼睛"竞赛才刚刚开始。唯一确定的是,这场中美技术对垒中,没有哪家企业敢拿车主性命当赌注——毕竟刹车失灵的新闻,可比财报难看要命多了。

 

二维码

 激光雷达VS摄像头:华为特斯拉隔空对喷,实测结果打脸谁的脸?

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

公众号:

上一页 下一页
其他信息
行业: 招代理商
地区: 重庆市
时间:2025-05-06
标签:激光雷达VS摄像头:华为特斯拉隔空对喷 实测结果打脸谁的脸?

上一篇: 小米良心发现!旗舰快门声竟免费下放 老机型秒变"徕卡味"

下一篇: 激光雷达VS纯视觉:实测扒开自动驾驶的底裤

赞 0
分享
猜你喜欢

账号登录,或者注册个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