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税务局的罚单打印机又开动了!这次被盯上的是在印度深耕多年的三星——一张5.2亿美元税款追缴令外加8100万高管罚款,硬生生从这家韩国巨头口袋里掏走去年六成净利润。当三星法务团队抱着成箱证据冲进孟买法庭时,隔壁大众汽车的律师团正为14亿美元关税纠纷焦头烂额。这个号称"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正上演着现实版《鱿鱼游戏》。
这场风暴的中心,是一批价值7.84亿美元的"远端射频头"组件。三星坚称这只是普通电路板,印度海关却认定这是4G基站的核心部件,双方对商品分类的认知差造就了天价罚单46。更戏剧性的是,税务部门翻出三星2020年的技术文档,里面白纸黑字写着该组件具备信号传输功能——这记"回马枪"让三星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5。
深挖案件细节会发现更吊诡的操作:三星的合作方信诚工业早在2017年就以同样方式进口设备却安然无恙。当三星试图以"历史惯例"辩护时,税务官员轻飘飘抛出一句"法不溯及既往?在印度不存在"37。这种"秋后算账"的套路,让在印外企人人自危——今天合规的操作,明天可能就成为罚款依据。
手机装配车间里的中国高管们对此感同身受。去年vivo三位高管戴着电子脚镣出庭的画面还没淡出记忆,小米48亿资产遭冻结的伤疤仍在渗血610。印度政府开出的"生存法则"越来越露骨:强制本土化生产、高管换血印度籍、利润就地再投资...这些"特洛伊木马"式的要求,正把外企变成给印度制造输血的工具人。
耐人寻味的是,在对外企重拳出击的同时,印度却计划为美国科技巨头减免6%数字税,甚至考虑对230亿美元美国商品降税示好5。这手"打亚捧美"的平衡术,暴露出莫迪政府既要收割外资红利,又要向西方递投名状的算计。只是苦了三星这样的"中间商",成了大国博弈的夹心饼干。
"外资坟场"的恶名正在反噬印度经济。曾经雄心勃勃的"印度制造"计划,四年间让制造业占比不升反降1.1%10。2783家外企集体出逃的背后,是每个午夜仍在铁匠铺敲打零件的印度工人——他们期待的产业升级,终究敌不过官僚系统的杀鸡取卵。当三星们开始重新评估印度市场的性价比,这个13亿人口的市场或将沦为资本眼中的"毒药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