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ogo.png

2023-12-04 微信搜索 热度:6887
最近发展区”理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语用能力教学研究

 

要:阐释包含公共维度、理性维度和确定维度,三个维度具有内在关联性。公共性是阐释的本质特征,理性是实现阐释公共性的思维基础,确定性是阐释的最终目标,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关键词:阐释;公共;理性;确定

中图分类号: B089.2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2004-0041-06

阐释学在西方是一门古老、深邃,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学科,它被传播到中国来,经历了传播、接受和发展的三个阶段。西方当代阐释学是从伽达默尔开始的,它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引起了争议,以张江教授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伽达默尔关于阐释的很多观点都存在自相矛盾之处,中国需要建构适合本民族的阐释理论。何谓阐释?它有哪些功能和特征?中国需要什么样的阐释学?是当下学界思考和热议的话题。本文针对学界对阐释的争议,从阐释的公共、理性和确定三重维度,对阐释的内涵和特征发表拙见。

一、阐释的公共维度

传统观点认为,阐释是主体赋予客体的含义,或者说是对文本、现象、本来意义、释义的客观含义表述清楚,传达给对方。并且,关键点是,阐释者处在阐释源和听众之间,作为中介居间说话,这里的居间是相对主体间性来讲的。

哲学意义上的主体间性,是指两个或多个生命主体的内在相关性,即个人与他者,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但是,这个关系不是融合,也不是简单的交叉,而是在有间距的前提下,独立的主体之间相互承认。即为争取更多人的承认而努力,获得共识,这就是阐释公共性的精髓。主体间性打破了传统主客二分模式中将客体居于不平等地位及被遮蔽、被遗忘的局限,认为大家都是平等的主体,相互沟通交流。阐释者在居间说话,说话的内容,被更多的听众接受和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阐释的公共性。

 

在西方哲学史上,康德、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哈贝马斯都谈论过主体间性,他们认为主体间关系的平等、协调与统一,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法论。

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间共同接受知识,具有主体间性的特征。康德认为,科学知识的产生要通过先天形式即先天综合判断和先天形式(整理、综合和改造)加工而成。其中,康德认为先天形式包含着普遍的必然性知识及感觉经验材料,这些知识与对象相符,存在人的心中,具有普遍性和公共性,而且在不同主体间得到共同认可和接受,具有公共性。黑格尔也谈论主体间性,但是黑格尔主体间性的思想深度不及康德。黑格尔承认主体间的互通性(交互性),“我就是我们”,“个别的我”可以是“普遍的我”和“客观的我”,有点独断论的色彩,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主体间性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胡塞尔对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做了主体间性的批判阐释,胡塞尔认为“我思”是孤立的、片面的,在社会领域中去寻找“我”的“思我”与他人的“思我”统一的中介,使认识被“自我”和“他人”共同接受,获得“他人”的承认,将我的认识纳入他人的认识之中,从而实现“我思”变成“我们思”,认识主体由一个变为多个,这一获得大多数人承认的阐释过程体现了主体间性的平等和共享特征,这是阐释公共性的具体表现。作为存在主义者的海德格尔曾对“此在”和“共在”的关系做一探讨,海德格尔认为,我是“此在”,他人是“共在”,“此在”要获得生命力,要同时与人、物打交道,实现与他人的“共在”,即把自我和他人统一起来,是一种“公共性的在世”,这一过程也是努力争取他人承认,获得公众接受的过程,是一种具有公共特征的主体间性。

 

解释学代表人物伽达默尔认为主体间性就是主体间的“视域融合”。在这里“视域融合”指的是理解者和文本、我们和传统、过去和现在,相互作用和交融。视界融合不仅存在理解者和作者、文本之间,而且存在不同时代的理解者之间。伽达默尔认为,理解的实质是通过对话超越自己个体的有限视界,是对话者之间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境界。他认为,理解是一个历史过程,历史就是被人类打开的文本,历史的意义通过与我们的对话展现出来。历史是基于我们自己的经验而被理解的历史。不可否认,伽达默尔视野开阔,对主体间性的理解融入到历史的发展中,扩大了主体间性的公共性范围。哈贝马斯对主体间性也有自己的独到看法,他提出的交往行动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间的平等交流、解释、对话、相互理解、沟通、求同、合作,这一交往过程,不存在被动、强迫和约束。

从不同哲学家对主体间性的阐释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主体间性突破了传统主客二分中单一主体的弊端,表现为“主—主”关系范式,是一种化解隔阂和矛盾的新思路,即主体们共同了解、彼此承认、互利互惠、人格平等、机会均等,获得共识。在此意义上,主体间性体现了公共性。何谓公共性?康德是这样谈论公共性的。他认为,公共性意味着言论自由和行为公开,公共性就是批判性。康德认为,作为人类精神导师的哲学家对社会的责任,就是将自己深思熟虑的见解阐释给公众,对公众进行启蒙,将理性的见解公开化,在公共空间传播。公共性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论证阐释公共性的思想资源,许慎《说文解字》中《说文·门部》从形和音对阐做了精辟的解注:

阐,开也。从门,单声。《易》曰:“阐幽。”[1]603

这句话的意思在于门是阻隔交流的通道,用双手主动打开门,在你和我、他和我、或者你和他之间进行对话、沟通、协商,这是一种主体间性。在沟通协商中,把自己的理解阐释给对方,构成了一种公共关系,体现了阐释的公共性。在《说文》中与“阐”同为“开”义的有“辟(闢)”,《尚书·尧典》:“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询于四岳,辟四門,明四目,达四聪。”意思是在封闭的城墙里打开四个门,邀请四面八方的人到门里来商量事,把自己的想法和别人商量沟通,是阐释的本义,阐释具有开放性和公共性。中国古代文论资源论证阐释公共性的词语还有《玉篇》:“阐,明也”,“阐,扬也。”《广韵》:“启也。”《逸周书·程典》:“开,通也。”阐释是公共的,失去公共性,无阐释可言。

阐释具有公共性,那么这个公共性是如何实现的?这里牵涉到公共空间或者说是公共领域的问题。西方著名学者汉娜·阿伦特提出了公共领域这一概念,她认为在公共领域,主体可以通过行动和语言来展示自我,主体与其他主体沟通、协商,为获得多数人的承认和接受,从而使人们的活动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她在《人的境况》一书中用“圆桌比喻”来说明公共领域的公共性。“公共领域就像圆桌一样让围坐在其周边的人们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分开”[2]34,人们坐在桌子周围,桌子把人们联系在一起,坐在桌子一侧的人碰不到坐在桌子对面的人,桌子又让人保持在适当间距中。阿伦特的圆桌比喻使她的公共领域具有物质特性,像是一个物质空间,而非社会或者政治空间。哈贝马斯在阿伦特的基础上,延伸了公共领域的社会和政治功能。他认为:“公共领域是一个作为私人聚集以迫使公共权力在公众舆论面前获得合法化的场所。”[3]24“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公共领域原则上向所有公民开放。公共领域的一部分由各种对话构成,在这些对话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形成了公众。”[3]175哈贝马斯把公共空间从一个物质性的空间,演变成一个社会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按其社会职能又划分为文学公共领域和政治公共领域。文学公共领域主要指咖啡馆、沙龙、报刊,在这一领域中“通过对哲学、文学和艺术的批评领悟,公众也达到了自我启蒙的目的,甚至将自身理解为充满活力的启蒙过程。”[3]46政治的公共领域主要指公众讨论涉及国家活动和社会热点问题,等等。阿伦特和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相对家庭这一私人领域而言,外延更广,包含了更多的主体参与其中。在公共领域中,通过交流与沟通,个体的人可能通过合理、恰当的阐释,成为公众人物,而具有一定的公共性。在社会文明发达的今天,人类建立了各种表达利益诉求的社会公共场所,方便大众沟通交流。例如,互联网作为一个虚拟的公共空间,因其共享、快捷、便利、公共的特性,成为大众发布信息、发表意见、表达诉求的平台,也成为政府关注民意的重要公共渠道,这是新时代的公共领域,无数个不同的共同体在这个虚拟的公共空间中发表不同的意见,进行互动与讨论,形成不同的阐释,并且这个阐释能被大众逐步接受。基于此,我们可以说公共性是在大众关注的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实现的。结合阐释学,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阐释学的公共领域包含了能相互平等沟通交流,有众多阐释主体和对象参与的社会领域、政治领域、等等,是一种主体间性的“共在”。在这一公共领域产生的为争取更多人承认和接受的理解和交流就是阐释,它具有公共性。这个公共领域也就是阐释者与听众以文本为对象建构的精神交流场域,双方平等交流,共同协商,形成共识。鉴于此,我们可以说,公共性是阐释的本质特征。

二、阐释的理性维度

阐释具有公共性,阐释公共性的实现离不开理性,理性是实现阐释公共性的思维基础。具体来讲,在公共空间里,无数个不同的个体阐释处在对立冲突中,不管哪一种阐释,它的最终目的是想获得公众的承认和接受。因此,个体阐释必须在理性的帮助下,经过筛选和过滤,在获得更大公共体系认可的同时,不断扩大共同体,使个体阐释上升为公共阐释,为公众所接受,从而进入人类知识体系。在这一阐释路线的生成过程中,理性占据了居功自傲的地位,那么什么是理性?理性与感性、知性的区别是什么?阐释者要实现澄明性的阐释,公度性的阐释,建构性的阐释,超越性的阐释,反思性的阐释,理性该如何建构?

人类对理性的思考,一直是中西哲学的关注点之一,不同的人对理性有不同的理解。中国宋代的朱熹主张“理在气先”,但朱子的“理”与西方的理性是不一样的,宋明理学主要是道学,道学不同于理性。相对于西方哲學来讲,中国哲学对理性的探讨还是比较欠缺的。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康德和黑格尔对理性都有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在西方哲学的语境中,‘理性首先是指人们凭借逻辑推理展开思维活动的认知能力,并且因此与‘感性(包括认知性的感觉知觉和非认知性的情感欲望等)截然有别[4]239。苏格拉底把理性分为认识理性和理论理性。他认为,神赋予人理性,通过实践理性的支配,获得了善的生活。但是善是什么,苏格拉底没有解决,进而也没有解决实践理性的确定性问题。柏拉图在苏格拉底的基础上,认为智慧就是理论理性,它应该拓展到实践领域。柏拉图区分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但是在实践中,他又混淆了二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不是抽象的概念,理性与人的道德、社会价值和实践有关。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区分了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两个概念,强调实践理性的独立性问题,他的实践理性关注古希腊的城邦。但是亚里士多德又主张情感与理性结合,认为实践理性应当包含非理性存在的合理性——情感。亚里士多德对理性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逻辑学的建构。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概念、范畴和定义的思想,创造了归纳、演绎、分析、综合、推理等思维分析方法,他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其中的逻辑规则堪称人类思维史上的伟大创举。古希腊哲学家对理性的探索和思考,为后人探索真理奠定了方法论的基础。到了康德和黑格尔时期,他们从认识论的角度,把理性归为认识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抽象思维形式和能力。其中,康德把感性、知性与理性做了区分。他认为感性是直观,知性是思维,以思维为载体可以获得知识。理性是在知性的基础上,获得比知识更多的、超验的对象,即灵魂、上帝。康德认为理性高于感性和知性,人的理性是一种实践理性,他提出了道德律,即道德的智慧,是一种真正的理性。黑格尔对理性的探讨可以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他在《小逻辑》和《精神现象学》中都有谈及理性,“理性是世界的灵魂,理性居住在世界中,理性构成了世界内在的、故有的、深邃的本质,或者说理性是世界的共性。”[5]83黑格尔认为理性具有普遍性,同时,这种理性具有确定性,是反思的。“理性就是意识确知它自己即是一切实在这个确定性”[6]218黑格尔认为,理性经过理论理性(意识)、实践理性(自我意识)和自在自为地实在的个体性(理性)的运动,反思自我、否定自我、扬弃自我、返回自身,进而形成了绝对精神,世界统一于绝对精神。黑格尔哲学蕴含着宝贵而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是近代理性精神的奠基石。西方哲学家对理性的探讨,为我们建构阐释的理性维度提供了方法论的启示。那么,阐释需要什么样的理性?或者说理性对阐释有何价值才能使阐释为公众接受,体现出它的公共性,这是个体阐释上升为公共阐释的关键所在。

 

在阐释的实现过程中,理性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具体来讲,阐释最初由直觉的、感官的经验判断而起,中间经过理性的筛选和过滤,形成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见解,但是这种见解未必具有真理性。在这一认识过程中,经验与理性是相互转化的,经过理性的思考,经验性的认识可以上升为理性认识。例如,我们通常讲的直觉的、感官的经验判断,有点类似于孟子的“四端”说,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7]69这种以人的心理、直觉、经验为基础的“共通感”成为阐释的原始起点,中间经过阐释者思维的逻辑加工,经过分析、演绎、归纳、综合、证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形成概念、判断、范畴,依靠清晰、精炼的语言,使阐释意义明确、通达、具备一定的知识性,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以实现阐释的公共性。我们说这一阐释路径的生成过程,是理性的建构过程。正是在理性的介入下,阐释者对文本的要素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提炼,通过将自己的阐释经过逻辑的反思,把个人的感受体验上升为理性知识,或者说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见证了理性在阐释中的重要作用。这一过程也使阐释实现了理性和公共性,是阐释公共理性的具体表现。因此,理性在阐释的生成中发挥着核心作用,理性缺位,阐释的公共性无法实现。那么,理性对阐释有何意义或者说是价值呢?由于理性具有演绎、分析、综合、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它对阐释的重要价值不言而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借助理性可以让公众明白为什么要进行阐释?世界万事万物都存在现象与本质的不同一性,主体对客体进行阐释的目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反映客体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或者说是阐释者通过阐释让公众理解文本的内涵和意义,提高公众对文本的理解能力。第二,理性可以让公众明白阐释的具体路径是什么?阐释由现象而起,中间经过归纳、分析、综合、演绎的思维加工和过滤,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通达事物的本质,从感性出发,回到理性本身,循环往复,直至接近真理性的认识。第三,理性可以让公众明白阐释的目标是什么?主体在理性的帮助下,通过不断的思维运动,反映客体的本质,使主体对客体的阐释具有澄明性、通达性和知识性的特点,反映客观真理,使阐释易于被公共接受。鉴于此,个体阐释要实现知识性、通达性的阐释,理性的建构必须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考量。只有这样,个体阐释才能在理性的帮助下,上升为公共阐释,为公众接受。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阐释是理性的。

三、阐释的确定维度

近代西方文艺理论出现了阐释是以文本为中心,还是以作者为中心或者以读者为中心的争论,容易导致出现“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多元阐释,而且这些多元阐释大多都背离了文本,歪曲了作者的意图,是无效的阐释,这里涉及一个问题,阐释在什么意义上是有效的?文本的意图由谁来决定?是读者决定还是作者决定?当多元的阐释发生冲突时,通过什么来解决矛盾,实现对文本理解的同一?

阐释是公共的、理性的,这种公共理性的目标是认知的真理性和阐释的确定性,能够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和接受。但是,阐释的公共理性并不否认多元阐释的存在。由于人的理解能力参差不齐,不同的读者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同的,有的人会忠实于文本阐释,有的人会背离文本阐释。同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8]179。我们如何看待阐释的多元性?多元阐释是否合乎理性?这里涉及阐释的边界问题,面对一个确定的文本,它的意义是唯一的,还是多元的?多元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面对文本、现象或事实本身的阐释有边界约束吗?边界在哪里?依据是什么?不同的阐释者在面对文本、现象、事实进行阐释时,必须从事实本身出发,依据文本自身的思想、内涵、历史、文化、价值做出深刻的分析和理解。现实中,由于个人理解的偏差,在阐释过程中会出现多元化的阐释,如果多元化的阐释是以对文本的理解为基础的,以事实为依据的,与作者积极沟通协商,丰富修正了阐释的内容,佐证了文本的确定意义,我们可以说这种符合文本意图的多元化的阐释是有效的,但是这种合理的多元阐释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多元阐释不能在同一阐释者中出现,不然会导致出现前后不一、自相矛盾的尴尬场面,这种违反矛盾律和同一律的阐释是非理性的,不能获得公众的认同。鉴于此,阐释的目的必须是确定的,所以,我们认为阐释的多元化不能取消对阐释确定性的追求,或者说阐释的结果就是为了追求一个确定性的目标。那么,什么是确定性?确定性是一个看似平常,实则复杂深奥的哲学问题。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讨论过感性的确定性和理性的确定性,但没有专门深入研究确定性。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论确定性》一书中,虽没有对确定性给出一个明晰的定义,但是他通过一些零散的推论、判断和隐喻的方式,论述了确定性的特征。“确实性就像是一种语气,人们用这种语气肯定事實情况,但是人们并不是从语气中推导出这样说就有道理。或者我们是否可以说确实性只是一个构造出来的点,某种事物更接近它而某些事物则不那么接近它?不行。”[9]196-201维特根斯坦承认,确定性对人的认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与逻辑相符,是与行动相关的生活形式。确定性可分为主观的确定性和客观的确定性。主观的确定性与知识属于不同的范畴,容易出错;客观的确定性是普遍经验性的命题,是不容易出错的。例如:手指被割掉是不会再长出来的。这个普遍经验性的命题之所以不会出错,是因为它能够提供确定性的依据。维特根斯坦认为,确定性有很高的可靠性,但是确定性与知识是有区别的,与真理也是分属于不同的领域。真理与知识属于认知范畴,真理高于知识,确定性能对人的认识能力和认知可能性提供基础和保证。既然,确定性在维特根斯坦那里具备了一定的可靠性,那么,结合阐释学,我们可以说,阐释的过程实质上就是阐释者不断修正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使自己的阐释建立在公共性和理性的基础上,使之符合文本,从而使阐释更加可靠,实现客观的确定性的过程。

 

不可否认,一些阐释者为了引起公众注意,博取大众眼球,追求无限的多元阐释,过度阐释了文本、肢解文本。从自己的意图出发,“背离文本话语,消解文学指征,以前在立场和模式,对文本和文学做符合论者主观意图和结论的阐释”[10]7。例如,德里达认为,文本是不确定的,阐释者可以对文本任意阐释,消解了阐释的文本基础。又如,女权主义者用女权模式解构历史,后殖民批判用“西方强势文化压迫”阐释文本,在阐释前,他们头脑中就有了结论,阐释的结果与文本背离,与自己的意思相符,用政治批评替换文学批评。正所谓“研究者变成了强制阐释者,他们不是在‘研(针对特定语境展开学术活动)或者‘究(挖掘研究对象及其所依托的历史背景,还有在这背后起着重要支配作用的历史发展的内在理路),而只是在把现实或者文本加以裁剪之后,硬塞入自己狭窄的理论框架之中。”[11]183阐释者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肢解文本,重置文本,用文本来证明自己的理论正确,进而出现了理论不是由实践产生的奇怪现象,理论可以自我生成理论,证明理论的不是实践,而是自身,理论可以横行霸道,理论可以强制阐释。理论与实践错位、颠倒和分裂,造成了认识路径混乱。那什么样的阐释才是有效的、合情合理的?本文以为符合文本意义,尊重作者意图的阐释才是有效阐释,这种基于文本事实和尊重作者意图的阐释处于阐释的合理边界内,是确定意义的阐释。如果超越阐释的合理边界就是一种强制阐释,导致出现意义不明确的多元阐释。那么怎样阐释才算是符合文本意义?从文本出发,结合文本产生的历史背景和语境,挖掘文本中的思想内涵及价值,联系当下实际,将经典文本中符合真理、规律和本质的认识,用通俗的语言阐释给大众,并被公众接受和认同。这种阐释契合了文本的意义,是确定性的阐释。符合作者意图的阐释又怎么理解呢?在文本中,作者的意图是存在的,理解文本是作者的任务和追求目标,作者在文本的书写中注入自己的意图和情感是很自然的一件事。例如,“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讲的就是作者的灵魂与文本融为一体,通过文本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符码是死的,意识和意图才是活的,是作者的意识和意图赋予符号以‘生命和意义。”“书写者根据或依照符号规则的要求,有意识地自觉组织排列无意义的符码,才使符码成为有意义的符码,而且这个意义是书写者需要的意义”[12] ,作者“意图”在场。因此,一个确定的文本必然包含了作者的意图,一个有效的、确定的阐释必定是以文本意义和作者意图为基础的。

阐释是公共的、理性的、反思的,一个阐释被争论了那么久,就是在为争取实现一个确定性的目标和一个确定性的结果。阐释的确定性主要体现在,对阐释对象的说明和描述要反映对象的本质、意义和价值,并为公共理性予以确定。阐释者要确保这个以文本意义及作者意图的确定性的认证结果能被大众接受,被公众理解,是可靠的。故此,阐释具有确定性。

综上所述,阐释是一门内涵丰富、涉及多学科的方法论科学体系。从结构层次上看,它包含公共维度、理性维度与确定维度三个维度。阐释这三个理论层次具有高度的内在关联性,公共性是阐释的本质特征,理性是实现公共性的思维基础,确定性是阐释的最终目标,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一个和谐共生的内生体系。

参考文献:

[1]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九篇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603.

[2]汉娜·阿伦.人的境况[M].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34.

[3][]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王晓,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4]刘尊祺,等.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5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239.

[5]黑格尔.小逻辑[M].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83.

[6]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M].贺麟,王玖兴,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1.

[7]孟子.孟子[M].万丽华,蓝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69.

[8]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79.

[9][]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全集(第十卷)[M].涂纪亮,张金言,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96-201.

[10]张江.强制阐释论[J].文学评论,2014,(6):7.

[11]简圣宇.长远时间中的“强制阐释问题”[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9,(2):183.

[12]张江.作者能不能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370.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Interpretation

HU Chunhuaab

a.School of MarxismGuangdong Food and Drug Vocational Colleg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20China;

b.Graduate School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732China

 

AbstractThe interpretation includes the public dimension the rational dimension and the definite dimension. The three dimensions are intrinsically correlated. Publicity is the essential feature of interpretation; rationality is the thinking basis for interpreting publicity and certainty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interpretation.

Key wordsinterpretation; publicity; rationality; certainty

編辑:邹蕊

收稿日期:2019-11-01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现阶段中国基层社会意识形态整合机制创新研究”(15BKS12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胡纯华(1977-),女,湖南宜章人,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骨干理论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上一篇:阐释的三重维度

下一篇:劳荣枝二哥称就算判死刑也服 具体怎么回事 劳荣枝二哥称就算判死刑也服 具体犯了什么事

赞 0
分享
猜你喜欢
相关资讯

中秋之夜的了却酒

黎巴嫩多地发生寻呼机爆炸事件

中国的传统节日为什么都和吃相关?

江小白是纯粮食酒吗?纯粮佳酿还是酒精勾兑?

二锅头哪个牌子正宗,六大品牌谁执牛耳?

五粮液1618和普五第八代哪个好?哪款更得你心?

威士忌和白兰地有什么区别?两大蒸馏酒巨头,究竟有何不同?

账号登录,或者注册个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