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ogo.png

简介

摘要:在高校古典文学教学活动中,古典文学作品能够为学生提供“图示化”的学习框架,在这个框架中存在较多的“空白”,这些都需要学生在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期间去充实、填补,这样既能够让学生深刻感知到古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主题思想、艺术色彩,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文本赏析能力、文本创造能力,对典型人物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巧妙安排文本结构与故事情节,通过想象、虚构等方式来构建艺术形象,从中体现真实生活,促进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主要是对空白理论在高校古典文学作品教学中的运用展开研究,希望对提升高校古典文学作品教学活动有效性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校;古典文学作品;教学;空白理论;方法

“空白理论”是由伊瑟尔提出来的,主要是基于现象学理论在《文本的召唤结构》中提出“空白”词语,认为基于“空白理论”在阅读活动中,需要深度分析作品意义和空白之间的关联性,以此来实现读者和文本的深度互动,提升人的审美能力。[1]同样,在高校古典文学作品教学活动中,古典文学作品中涉及的“空白点”比较多,教师要让学生在阅读、剖析古典文学作品过程中,去充实和填补空白的地方,让学生多想象、多创造、多实践,充分展示出空白理论的优势、作用,增强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艺术魅力、文本价值,提高古典文学作品教学质量、效率。同时,要想让空白理论在高校古典文学作品教学活动中全面运用,教师要改变以往单向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而是要多留给学生自主思考、想象、探究的空间,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强化对古典文学作品的记忆和理解。

一、当前高校古典文学作品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停留于字面解释比较多

在当前的高校古典文学作品教学活动中,无法展示出空白理论的教育优势、作用,主要是因为停留于字面解释比较多,缺乏对于古典文学作品中语言美、意境美、人为美的感悟,学生接受美的感染与熏陶比较少,不利于提升高校学生的人文修养、审美能力。同时,在讲解古典文学作品教学活动过程中,由于过度注重字面解释,导致学生对参与古典文学作品教学活动存在抵触、厌倦心理,课堂教学氛围较为枯燥,无法取得理想化的古典文学作品教学质量、效率。

(二)缺乏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教育意识

在当前的高校古典文学作品教学活动中,缺乏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教育意识,导致古典文学作品赏析、解读过程较为单一,无法让学生感知到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艺术魅力。同时,在古典文学作品中涉及的空白点比较多,这些都能够成为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忽视了让学生去深度解析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空白点,完全处于一种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之中,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学科综合素质。

二、空白理论在高校古典文学作品教学中的运用方法

(一)重视修辞手法中营造的空白

在高校古典文学作品教学活动中,要想展示出空白理论的教育优势与作用,教师要重视修辞手法中营造的空白,让学生深刻感知到古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情怀、思想,从而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写作方法。在很多古典文学作品中涉及暗示、衬托、象征、双关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能够营造一些空白之处。比如,双关主要是在特定语言情境中,借助于词语的同音与多义,能够让句子具备更多的含义,让语言表达更加幽默、含蓄,留给学生深刻的阅读记忆、印象。如在《红楼梦》之中,“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其中的“三春”基于表面来分析,表达的是暮春,但是暗喻探春、迎春、元春三个人的境遇。而象征主要是利用事物的外在特点,寄寓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属于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法。象征可以划分成暗示性象征、隐喻性象征,具备较强的不确定性、多义性,把神秘性、非理性作为重要基调,引导学生挖掘深层次的内在意蕴,这些都需要学生去领悟、想象、体验,把空白处进行补充和填补。借助衬托的手法能够展现核心事物,比如,在《莫泊桑》中蕴含的美、《明妃曲》中蕴含的美、《伊利亚特》中蕴含的美,都能够营造深刻、具备内涵的艺术空白。

(二)运用环境描写中的空白艺术

在高校古典文学作品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运用环境描写中的空白艺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思考能力,让学生从中真正收获古典文学知识、提升能力、锻炼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化成长。在高校古典文学作品中,有关环境描写的古典文学作品比较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所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描写,其中自然环境是对景物、气候、季节、地点、时间的描写,而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特定时代背景、人物生活环境方面的描写。大范围的社会环境描写为时代、社会,小范围的社会环境描写为人物住所、人物家庭。在环境描写中,能够详细表达人物的情绪,暗示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人际关系,从而达到渲染气氛的效果。[2]教师要善于在环境描写中寻找空白艺术,比如,在《水浒传》中,林冲被发配沧州后,写到“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其中的“紧”字表面是在描述風雪来得及,但是实则上是在描述教头悲凉的境遇,这些都是环境描写中的空白艺术,值得学生去反思、深思,通过空白艺术来了解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深层次含义。又比如,在《红楼梦》中有关景物描写的句子比较多,通过环境描写来描写主人公心情的变化,这些都需要学生用心、专注去阅读才能够有所感知。

(三)借助研究性学习运用空白理论

在高校古典文学作品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借助于研究性学习运用空白理论,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掌握基本知识,对文本内容作出准确、深刻、全面的理解,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文本赏析的能力。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描写婚恋爱情的诗篇,其中有很多“空白之处”,蕴含着深刻的寓意。比如,在曹植的《美女篇》中,有“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基于表面分析,看似是对美女盛年不嫁的描写,实则是把美女比喻成品行高洁的君子,文章中对于美女的品质美、装束美、外貌美做了很多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苦闷之情。在文字表达中有很多空白部分,需要学生结合相关材料“知人论世”,深层次探析封建社会中女性自身的身份地位,从中挖掘深刻内涵,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习惯。[3]基于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升,家长较为溺爱自己的孩子,导致很多高校学生的个性特征较为鲜明,并且兴趣爱好也有所差异,而古典文学作品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比如戏曲、小说、散文、诗歌等,这些都蕴含着时代特色与时代历程,可以适应学生的差异化需要。在阅读过程中,主动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选取相应的内容,触类旁通,以达到继承、弘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目的,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情感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利用古典文学中的空白化描写

在高校教育工作中,要想让空白理论全面渗透在古典文学作品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空白化描写,以此来引发学生的遐想、思考、想象,强化对于古典文学作品的认知与理解,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中国很多古典文学作品,都较为讲究“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展示出一种含蓄美,[4]较少用直白式的表达方式来流露感情,由此,在引导高校学生阅读古典文学作品期间,通过空白化描写来让学生和文本之间实现深度互动、沟通,提高古典文学作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比如,在《诗经·秦风·蒹葭》之中提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在这篇古典文学作品中,作者反复咏叹河水阻断,能够体现出作者的一种伤感性情,把凄清秋景和悲伤情感融合在一起。同时,在这篇古典文学作品中,其中“凄迷恍惚”“伊人”都具有“空白”的意蕴,这些都需要学生去探索、思考,让学生对于古典文学作品有更为全面、深刻的认知。又比如,北宋词人晏殊在《浣溪沙》中描绘的:“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其中“夕阳”和“落花”都体现出一种流逝难返的情爱意象,深层次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的体悟与沉思。如果学生没有去深度解析、解读,只能够理解字面意思,这就是一种空白化描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展开精细描写,让学生从空白化描写中获得一种良好的审美体验,以此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能力。

(五)创设教学情境,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高校古典文学作品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基于空白理论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参与古典文学作品阅读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对于古典文学作品的记忆和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具备情绪色彩的、具体的、生动的教學情境,以此来渲染课堂教育氛围,引导学生填补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空白之处,从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情感体验。[5]首先,教师可以选用音乐渲染的方式,达到以情动情的教学效果。在历史发展中,诗和乐有着较深的渊源。俗话说:诗常可歌,歌常伴乐。由此可见,只有实现诗和歌的深度融合,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具备诗意的古典文学作品教学氛围,比如,在阅读《琵琶行》这篇作品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琵琶曲,并且要着重体现“无声”“无言”等休止符,构建听觉方面的空白,达到层层递进、由单到复的效果,引发学生的无限联想。教师要让学生自主体验音乐美,感知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深层次情感内涵。其次,教师要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讲解经典文学作品,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营造一种诗情画意的教学氛围。在《诗论》中朱光潜提出:“诗的姊妹艺术,一是音乐,一是图画”。而东坡先生也说过:“谓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因此,教师要善于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充分展示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情感美、艺术美、人文美,让学生从中收获深刻的感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人文素养。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采用影视补充、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填补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空白点,这样学生就能够加深对文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多一份感悟、多一份体验。

三、结语

总之,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是传递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古典文学作品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展示出古典文学作品中的德育功能、人文功能,让学生在赏析、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审美体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化成长。同时,基于空白理论的引导,在高校古典文学作品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留白、自由想象、发挥的空间,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提高古典文学作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作者简介:李友吉(1971—),男,汉族,山东青州人,中级,本科,滨州职业学院汉语言文学,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政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瑞.试论中西空白理论中读者话语立场的异同——以伊瑟尔“空白理论”与司空图“韵味说”为例[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09):7-8;34.

〔2〕常芳.对话关系中的中西空白美学——从“春秋笔法”、“微言大义”与本文空白理论说起[J].宜春学院学报,2012,34(03):86-89;93.

〔3〕万芳.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川菜菜名的日译问题——以“意义空白”理论为中心[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4(04):8-12;20.

〔4〕刘鹤文. 宋代山谷书论中传播效果思想探析——谈“韵”与“意义未定和空白”理论[J].新闻知识,2009(10):54-56.

〔5〕王佳佳.论北欧的极简主义风格与中国平面设计中的“空白”[D].苏州大学,2016. 

二维码

空白理论在高校古典文学作品教学中的运用

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

公众号:

上一页 下一页
其他信息
行业: 技术
地区:
时间:2023-11-07
标签:

上一篇:“比一比”,比对了吗?

下一篇:增城高端精品服装生产厂家

赞 0
分享
猜你喜欢

账号登录,或者注册个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