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ogo.png

简介

摘要:赵之谦是清代中后期隶书书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隶书作品《张衡灵宪四屏》,結合了对汉代碑刻与魏碑的理解,在清代书家中独辟蹊径,创作出独具特色的隶书风格。本文将通过对赵之谦隶书《张衡灵宪四屏》,进行笔法、结构、章法等方面的探析,并从中分析赵之谦隶书的风格特征,以及其创新路径对当代书法取法与创作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赵之谦;隶书;风格;创新启示

随着清代金石碑刻的大量出土,加之古文字学与金石考据学兴起,清代书家群体中掀起了一股写碑热潮。这一时期有关“碑”的学术研究不断涌现,如阮元《北碑南帖论》、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到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1]都客观地促进了碑学的发展。从出土的文物资料来看,这一时期出土的金石作品多为汉碑与北朝碑刻,因此清代书家多以此为取法范本。清道光年以后,由于碑学思想的不断深入,在书法创作方面出现了一大批碑派书家,赵之谦正是此时书坛以碑刻文字为取法对象,并以独特的书法语言师碑的书家。

一、赵之谦生平简介

赵之谦,字撝叔。号铁三、冷君、无闷等。他于书、画、印、金石考证等方面多有成就,他在书法方面造诣更深,可使真、草、隶、篆的笔法融为一体,相映成趣。

赵之谦的隶书曾师法邓石如,如同治四年(1865)年所作的《为鹤泉隶书八言联》就带有浓厚的邓石如风格。他也广泛取法其他经典,如《刘熊碑》《谷朗碑》《封龙山颂》等。[2]这也使得赵之谦的隶书最终带有了北碑意味,并成了那个时代的典范。[3]

《张衡灵宪四屏》是赵之谦在一八六八年所作,时三十九岁,是赵之谦在客居京师后的隶书作品。赵之谦在致友人信札中言:“弟三十前后,自觉书画、篆刻尚无是处,壬戌(三十四岁)之后,一心开辟道路。”[4]赵之谦在三十五岁客居京师以前,其书法还处在创新求变的准备阶段,在京师的二三年时间里,赵之谦得以与众多好友相聚,访碑寻古,埋首金石。正由于处在京师,能见到丰富的金石材料,[5]因此,这成为赵之谦一生中治学和从艺的重要阶段。

二、《张衡灵宪四屏》风格探析

中国书法兼具实用和审美两种属性,一方面,它是实用的,讲求的是技法与功力;另一方面,它是具有审美功效的,是超越了实用的工具技巧可直达人心本质的一种境界。当然,要想实现书法创作的自由,与书家的艰苦训练是分不开的,实践证明,书法中的情趣、韵味等是需要通过笔墨的技巧去达到的。笔者学书将近十载,初从汉隶入手,在多次临习赵之谦《张衡灵宪四屏》之后,也有了相关心得和总结的经验。所以,以下内容我将从笔法、结构、章法三个方面去分析《张衡灵宪四屏》的艺术特色,并且试述应该如何运用赵之谦隶书的特色进行创作。

(一)笔法方面——逆入平出,变化丰富

赵之谦在用笔方面多参照魏碑笔意,并且其书学思想受包世臣影响最大,该书学思想也一直贯穿他于笔法求变的整个过程中。赵之谦曾言:“余论书服膺包慎伯”。①在赵之谦的隶书书法作品中,每个字都散发着“钩捺拒送,万毫齐力”之势。这正是包世臣在他的《艺舟双楫》中提到的“逆入平出”之法。这种用笔在赵之谦的《张衡灵宪四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笔画的厚重饱满,起收笔的方圆结合,正是赵之谦本人在学习汉隶和魏碑书之后最好的体现,这种用笔也很好地架构起了邓石如与邓氏一脉碑学的桥梁,同时也是赵之谦实现书写风格转变的重要一步。

在笔法方面,赵之谦首先丰富了字的起收笔形态。我们可以看到作品中的“太、元、天、而、不”等字,都是以横画起笔,他不同于大部分汉隶以藏锋起笔、尾部出锋的特点,赵之谦的横画起笔位置略有出锋的痕迹,甚至有些横画逆锋起笔之后有向下顿笔的迹象,多见方笔,与他的楷书作品多有相似之处,在行笔过程中出现的是铺毫为主的用笔方法,中锋行笔,宽博自然,朴实大气。收笔也主要呈现两种形态:一是在横画末尾处轻转笔锋从横画下端出锋形成一种斜切面;另一种是从横画略往下压,形成汉隶中“蚕头燕尾”似的饱满的出锋形态。竖画同样逆锋起笔,在收笔处稍微加重笔画顺势出锋,与汉隶中竖画的形态完全不同,如“清、中、外、不”等字的竖画。[6]

其次,赵之谦在运笔过程中加入了明显的提按变化,横画起收笔较重,之后出锋。尤其是撇画向左的势态轻盈灵动,可以观察到撇画起笔与行笔较轻,在微端收笔时是停笔往上或往左上方推出的用笔,这时候的笔画较重,如“又、永、柔、合”等字的撇画。在笔画行笔过程中,赵之谦并不是机械地加入提或者按,而是在一个笔画中加入了多次的提按变化,这种变化是极其微妙的,使得原本厚重沉稳的笔画中多了些灵动。

(二)结构方面——违而不犯,为体互乖

孙过庭《书谱》中提到“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违而不犯,和而不同。”[7]这句话是说多个笔画并列的书写,其形态各不相同,多个点画一起排布,其意态也要有所区别,点画字形要相互区别,变化多端,但不互相侵犯,彼此和谐又不至于雷同。

在赵之谦的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见到多个笔画顺次排列的字,如“素”字的三横、“道”字左上角的三个点、“象、阳”二字里三个向左的撇画等等。赵之谦在进行笔画排列时进行了调整,使相同的笔画有了丰富性。

其次,字的结构重心上移,在隶书中由于大部分隶书字体呈扁方的特点,重心在中间的情况比较多,但是赵之谦的隶书在原本隶书的基础上加上了自己的风格,这种隶书呈偏方或者竖长的形态,纵观整幅作品,赵之谦隶书作品中,字的重心偏上,横画更加舒展,在取势方面也不失平稳。如“不、而”等字。

在赵之谦早年的隶书作品中,字形结构平正,而在他晚年的作品中,加入了左右错落的字形,使得有些字呈现左低右高的形态,如《张衡灵宪四屏》中的“外、阴、刚”等字,左右错落,穿插避让,增加了字形的起伏感。上下结构的字,呈现上紧下松的形态,如第一列的最后一个字“不”,在这个字上面部分笔画稠密,下面部分三个竖画瘦长排列。并且,上下结构的部分字呈现上面部分笔画向右,下面笔画靠左的形态,如“色、定、是”等字,笔画的左右挪让为字形增添了别样的趣味。

(三)章法方面——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即可以是对赵之谦隶书单个字结构的描述,又可以用来对《张衡灵宪四屏》整幅书法作品的章法进行概括。这句话出自邓石如的《论书》:“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当黑,奇趣乃出。”这里所说的疏密对比即是空间节奏,要想达到这种空间上的节奏感,大致需要四个方面去营造,一是间距、二是线条的交接点、三是涨墨的控制,四是线条的穿插。

大多数我们看到的隶书作品都是列与列的空间较小,行与行的间距较大,但从赵之谦的这幅作品来看,发现其整体雄浑之风明显,行与行,列与列之间没有了明顯的空间对比,他不再拘泥于汉隶的惯用章法,每一张都茂密浓厚,左右字距紧凑,相互穿插避让处理得尤为精妙,使整幅作品看上去茂密浓厚,但又贯穿有通透感,使其节奏感十足。

赵之谦在写这幅作品的时候,用了不少的异体字,我们从赵之谦的生平中发现,赵之谦喜欢金石学,当时他与多个金石学家与收藏家关系密切,另外,赵之谦的著作有《六朝别字记》等。可知,赵之谦对异体字颇有见解,因此,在《张衡灵宪四屏》中出现了多个异体字,如“先、幽,不”等字。用了异体字之后呈现出来的形态仍然呈现与全篇毫无违和之感,通篇和谐,搭配得当,可见,赵之谦在创作方面的认识已经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

图2 节临内容

三、赵之谦隶书创新的当代启示

赵之谦在学习前人字迹时,并不是全盘吸收,而是在学习了邓石如以篆书入隶的方法之上,更多地以北碑的用笔入隶,从而开辟了新的道路。

在这个各种书法展览、比赛横行的今天,书法事业正在蓬勃发展,我们从各个入展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当今隶书书家取法对象颇多,有的取法简牍帛书、有的取法汉代碑刻等等。临习汉碑确实是继承汉碑的最佳方法,汉碑具有成熟的技法,笔法多样,为学习汉隶者提供了多种可供选择的范本。我们又可以从清代的一些书家中了解到以碑入帖,能够师汉碑等并以此为创新进行创作的书家,也都取得了不同程度上的成就,因此,也给当代的我们提供了一些创作上的思路与途径,其中,赵之谦隶书的创新思路就值得我们去借鉴。

四、结语

一个时代的书风总是与这一时代的背景息息相关,我们是书法的学习者,同时也是创作者,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就会不同程度地受到这个时代的影响,但是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去模仿,终究冲不出窠臼,我们应该在学习前人的基础上加入时代书风。同时,以千万次的练习为基础,加上及时的思考,学与思相结合才能发掘出更符合当下,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书学方法,才能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书法作品。

作者简介:王梦雨(1998—),女,汉族,河南许昌人,青海民族大学在读研究生(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方向为书法。

注释:

① 包世臣:字慎伯。

参考文献:

〔1〕崔尔平.广艺舟双楫注[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1.

〔2〕王冬龄.清代隶书要论[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

〔3〕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09.

〔4〕赵而昌.赵之谦著作与研究[M].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2007.

〔5〕邹涛.赵之谦年谱[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3.

〔6〕黄惇.中国书法史[M].沈阳:北方联合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美术出版社,2001.

〔7〕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 

二维码

赵之谦隶书《张衡灵宪四屏》风格浅析及创作启示

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

公众号:

上一页 下一页
其他信息
行业: 网站开发
地区:
时间:2023-11-07
标签:

上一篇: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钢琴伴奏的作用以及思考

下一篇:增城高端精品服装生产厂家

赞 0
分享
猜你喜欢

账号登录,或者注册个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