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ogo.png
简介

春捂要捂到什么时候?专家建议与健康指南
随着春季的来临,气温逐渐回暖,但早晚的寒意依旧让人感到不适。在这个季节,"春捂"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那么,春捂究竟要捂到什么时候呢?今天,我们将为您带来专家的权威建议和实用的健康指南。
为什么需要“春捂”?
春季气温变化无常,昼夜温差大,人体的血管在低温环境下会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荷。此外,寒冷还可能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增加心绞痛、急性心梗及脑卒中的风险。特别是对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老年人以及有冠心病或脑卒中病史的人群,他们对温度变化的耐受能力较差,更需要重视“春捂”。
“春捂”的最佳时间
根据专家建议,春捂应持续至气温稳定在15℃以上,且昼夜温差小于8℃时。一般来说,大家最好视气温“捂”到清明前后,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更需注意。如果日平均气温在15℃以下,或者日夜温差大于8℃,最好不要脱掉棉衣;当中午气温在10℃以上时,可以适当减少衣物。
如何科学“春捂”?
“春捂”并非盲目多穿衣物,而是要根据气温变化合理调整。建议采用“洋葱式穿衣法”,即内层选择吸湿透气的纯棉材质,中层选择羊毛或抓绒衣来保温,外层穿防风外套来阻隔冷空气。同时,重点保护颈部、头部、腹部及下肢等部位。例如,佩戴薄帽减少头部热量流失,穿着厚袜子或护膝保护下肢,尤其是对于糖尿病患者等下肢循环障碍人群。
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对于儿童、老人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春捂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医学研究表明,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的孩子和老人才能更好地适应。减衣过快可能会让他们更容易生病。
结语
春捂是春季养生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减少因气温变化带来的疾病风险。希望大家能够根据上述建议,合理调整自己的穿衣习惯,度过一个健康、温暖的春天。 

二维码

春捂要捂到什么时候?专家建议与健康指南

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

公众号:

上一页 下一页
其他信息
行业: 微营销
地区:
时间:2025-03-13
标签:

上一篇:顾茜茜被永久封禁:网红经济的警示钟

下一篇:00后男大学生请假返乡结婚:真爱与责任的抉择

赞 0
分享
猜你喜欢

账号登录,或者注册个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