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回应六旬教授考核不合格,朋友圈“罪己诏”背后的真相
近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六旬教授李力因聘期考核不合格,在朋友圈发布“罪己诏”一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3月12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发布官方说明,对李力教授的聘期考核情况进行了详细解释。
据法学院说明,经审查,李力教授在聘期内于普通C刊发表论文1篇、报纸发表论文2篇(按C级认定),明显低于考核要求,未完成所应履行的岗位职责,因此学院认定其聘期考核结果为不合格。同时,学校和法学院均不存在所谓的“10%末位淘汰”制度,聘期考核不合格并不会导致“非升即走”或“解聘”的后果,只是在薪酬上会略有降低。
李力教授在朋友圈发布的“罪己诏”中提到,自己四年发表了16篇论文,其中3个C,但没有大刊发表,感到非常无力和惭愧。他还质疑学校要求10%不合格的规定,认为自己作为唯一不合格的二级教授感到惭愧。
对于此次事件,法学院表示将坚决维护每一位教师的合法权益,支持李力教授通过正规渠道表达诉求,并将依法依规处理相关申诉。同时,学院对李力教授的官网简介信息未作任何更改,始终坚持信息公开透明。
此次事件不仅引发了公众对于高校教师考核制度的关注,也促使人们思考如何在激励教师提升教学与科研水平的同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促进高校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