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的文章,有街坊留言说:
我 特别理解 这种心情,因为在“三年减40斤”的过程中,我有好多次产生类似的想法,感觉很挫败。
咱们的身体是个特别复杂的系统,我从专著和文章中找到的那些“成功案例”,也是摸索了很久找到了“成功方法组合”之后最后把体重 调整到健康水平 的,而我们也只能从那些内容中看到“方法模块”,需要自己进行排列组合。
我自己的减重,是把“饮食”、“睡眠”、“运动”和“寒冷暴露”四项结合起来,持续摸索了3年。
就像用乐高积木搭建自己的城堡一样,这些模块是一点一点找到,一块一块添加的。
怎样从别人的成功案例中汲取经验,“小步快跑”,减少摸索的时间呢?性子急的街坊可以 直接拉到文末 看“基础颜究 生活提案 ”,愿意听我聊聊的街坊,咱们喝口杜仲茶,让我从这两天的“体感”讲起。
生病歇了几天,浑身不自在
很多街坊有我的企业号,每天也都看到我的“打卡跑步”。无论冬夏,早上跑几圈是我的日常,这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好处:
早起就接触阳光和风,让身体真正醒过来 (皮质醇/褪黑素平衡) ;
运动完很久都不会饿,早餐略微晚一点也不觉得难受 (“16+8”) ;
跑起来身体会有震动,减少“胆结石”的风险 (消化道保护) ;
积累足够多的“腺苷”,用“小圃绿咖啡”来储备这些“睡眠资源” (快速入睡) 。
上周全家都有点生病,家人有去医院的,发现是又“阳”了一轮。我虽然没什么大症状,只是困倦和流鼻涕,但周三开始还是停了运动,一直到周日。
没想到,本来是为免疫系统留出更多能量来战胜病毒,结果却破坏了我的“日常”。
我开始睡不着觉了,吃饭胃口不足,消化也不太好了。
最主要的问题是睡不着觉。
每天运动的时候,我基本上躺上床五分钟就睡着了,家主有时候还想跟我说两句,我都是迷迷糊糊地回应她。结果这两天我停止运动,过了11点半我还没啥睡意,需要躺在床上看半天电子书 (调成黑底白字的“夜间模式”) 。
我看了一下昨天我的睡眠,到12点半之后才迷迷糊糊地睡过去——这就可能是个恶性循环。
破坏支柱,建筑倒塌
如果睡眠不好,那“胰岛素”、“瘦素”和“饥饿素”的分泌就会失衡,这就是个大麻烦。
就像《象与骑象人》这本书里说的:
我们的身体本能是大象,理性思考是骑象人。
骑象人以为自己在掌控一切,但大象自己有自己的想法 (大叔补充:尤其是在体重控制这方面) 。
大象怎么考虑呢?它用“瘦素”和“饥饿素”来考虑。
如果胃觉得自己“空落落的”,就会向大脑发送“饥饿素”。
如果脂肪细胞觉得自己工作量太大 (脂肪太多了装不过来) ,就会向大脑发送“瘦素”。
“饥饿素”浓度高,大脑让我们多吃;“瘦素”浓度高,大脑就很容易觉得“饱”。
而睡得不好,就会让“饥饿素”分泌量大增,并且让大脑不接“瘦素”的电话——因为睡眠不足会让“胰岛素”分泌上升,它会压制“瘦素”。
如果你年龄在18到30岁之间,身体健康也没有超重,但因为别人在旁边打呼噜而没有睡好,胰岛素就会上升37%,也就是“累积脂肪”的倾向增加了近4成。
何况我这样“主动”睡不好的人呢?
所以我今天一早就恢复了跑步,跑了6公里,又快走了2.5公里,然后做几十个俯卧撑,再拉伸——身体已经恢复了,咱赶快把睡眠调回来。
摸索自己的“体重控制乐高城堡”
我写过很多次,我的“体重控制”开始于跟医生的一次对话,他开了“美托洛尔”控制疫情之后我越来越高的“静息心率”,然后提醒我要多运动。
所以, 对我来说 可能减重基础是运动,之后才慢慢发展出“16+8”的轻断食、绿原酸 (绿咖啡和杜仲茶) 和“寒冷暴露”,一层一层叠加起来的。
但是,对于一个没有那么多时间运动的人,ta的“体重控制乐高城堡”可能开始于“轻断食”,或者是“绿原酸”,然后再慢慢累积其他的“模块”。
每个人都需要花一点时间摸索,这之间到底该如何搭配。
因为说到底,减重不是挨饿,不是狂跑,也不是睡好觉,而是一个排列组合,一个生活方式。靠快速方法 (比如“司美格鲁肽”) 甩掉的脂肪,如果咱们的生活方式不能维持新的“体重定点”,那还是会长回来的。最有名的例子就是“biggest loser” (超级减肥王) 。每个人都千辛万苦地减下来至少几十斤,高高兴兴回家去。但是节目组从来没有揭露的一个秘密是,绝大部分人都会把肉原封不动地长回来。
2014年节目的冠军获得者
慢慢地减重,稳稳地减重
这三年我一边跑步一边想了很多事儿,最主要的一个收获就是想明白了华杉老师那句话:
慢慢来,会比较快。
不返工,是最大的效率。
“超级减肥王”那个节目从来不组织“重聚”,是因为所有人都重新胖回去了。节目组提供的方案是超大剂量的运动和超少能量的饮食, 这是把身体逼到角落了 。
骑象人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对于大象的控制权,但大象一定会积攒愤怒,过段日子趁着骑象人不注意,把局面给“扳回来”。
只有细水长流,一点一点儿让大象觉得“新体重”是个挺舒服的事儿,大象才会按照骑象人的 (长期) 意愿去做事,把脂肪真正扔掉——毕竟对于现代人来说,多余的脂肪真的不是好事,2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都跟它有关。
我和许多在减重的朋友都聊过,我发现,每个人的模块组合都千差万别:
@Jason 适合控制血糖+绿咖啡,让他很快就瘦了一圈,甚至不用节食和额外运动。
@小赵 更愿意严格控制饮食+少量运动,周末闲暇喜欢爬山徒步,并且狂喝杜仲茶。
我的模块比较复杂,长距离慢跑+植物性饮食+绿咖啡杜仲茶全上+寒冷暴露,多维度才熬走了脂肪。
也许真没有百试百灵的减重模板,每个人都是个独立的小宇宙,都需要和咱身体沟通后微调。
我的建议是,看到别人有好思路的时候,给自己增加一个“微习惯”。
“微习惯”我写过一篇文章,强烈建议街坊们看一看,链接在这里: 《一年甩掉20斤,用这个方法的人几乎都成功了》 。
比如说:
有氧运动有效,那每天走一小段 (比如100米) ;
绿原酸有效,那每天午饭前泡一包杜仲茶;
良好睡眠有效,那睡前把手机放在客厅五分钟 (可以拿回来) ;
力量训练有效,那每天洗澡前做两个俯卧撑 (可以多做,但只要求两个) ;
植物性食物有效,那每顿饭“前三筷子吃蔬菜”……
最重要的,是咱们在日常生活中打入一个“楔子”,让好习惯慢慢地成长起来。
成长起来的好习惯,会慢慢地、温柔地说服大象,让它接受新的生活习惯。
最后,脂肪自然而然就少了,身体自然而然就好了,咱们也没有付出太大代价,也没有觉得多么痛苦。
咱们不着急,人生的路,长着呢。
祝大家身体棒,心情好,皮肤亮,腰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