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还是个玩转React/Vue的“靓仔”,明天可能就出来个啥新技术把你拍在沙滩上。AI更是虎视眈眈,写代码的门槛看着好像越来越低,搞得人心惶惶。
于是乎,“卷技术”好像成了刻在程序员DNA里的本能。
下班了,别人刷剧打游戏,咱打开电脑,继续看文档、学课程、逛GitHub。生怕一不留神,就成了那个被优化的“老油条”。毕竟,技术是咱们程序员的安身立命之本,是行走江湖的“内功”。内功不行,光会点花拳绣腿,迟早要露怯。
这种“卷”,有主动的成分(比如对技术的热爱,追求精进),但更多时候,恐怕还是被一种深深的不安全感推着走。不学,就怕被淘汰;不学,就怕涨薪没指望;不学,就怕面试被吊打。
这种感觉,老韩懂。技术日新月异,不进则退,这是现实。
但是,光“卷技术”就够了吗?
咱们再看看另一面。
程序员的工资,在一线城市看着好像还行,但扣掉房租/房贷、生活开销、可能还有“吞金”的娃,最后能攒下多少?心里有数吧。
更别说,还有那无处不在的“35岁危机”、“裁员优化”……主业这份“铁饭碗”,看着越来越像“瓷饭碗”了,一不小心就可能碎掉。
这时候,“搞副业”的念头,就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挠得人心痒痒。
“你看隔壁老王,接私活一个月比工资还高!” “我同学搞了个小工具,躺着赚钱!” “搞点副业,增加点‘睡后收入’,财务自由指日可待!”
这些故事,真假难辨,但诱惑力十足。谁不想多赚点钱?谁不想给自己多一份保障?谁不想试试看,能不能靠自己的能力,闯出一片天?
主业给的是‘窝窝头’(基本 sustenance),副业可能让你抢到‘肉包子’(额外 treat),但也可能被‘打狗棒’敲晕(失败/被骗)。诱惑和风险并存。
于是,很多程序员老铁就陷入了纠结:
有限的空闲时间,掰成八瓣都不够用。是该投资未来,苦练“内功”,指望将来主业能“一飞冲天”? 还是该抓住当下,搞点“外快”,先解决眼前的“温饱”和“安全感”问题?
这选择题,难啊!比解一个线上紧急Bug还难!
“卷王”的寂寞 与 “斜杠”的陷阱
咱们得承认,无论是“卷技术”还是“搞副业”,走到极端,都可能有坑。
先说“卷技术”。
技术当然重要。但如果只是为了卷而卷,可能会陷入几个误区:
•钻牛角尖,脱离实际:沉迷于研究各种“屠龙之技”,对最新的框架、最底层的原理了如指掌,但做的东西却不解决实际问题,不能给业务带来价值。成了团队里那个“技术很牛但没啥用”的“大神”。
•技能树点歪,越走越窄:只顾着埋头搞技术,忽略了沟通、协作、产品思维、业务理解等“软技能”。结果技术再好,也只能当个高级“码农”,升不上去。
•过度消耗,身心俱疲: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来学技术,没有生活,没有社交,没有休息。长期以往,不仅容易 burnout(职业倦怠),身体也可能垮掉。技术学得再好,ICU里也用不上啊。
再说“搞副业”。
追求额外收入和机会,无可厚非。但如果盲目跟风,也容易掉坑里: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为了赚点小钱,去做那些技术含量低、纯粹耗时间的低端外包或者体力活(比如刷单、薅羊毛?)。不仅没提升技能,还挤占了学习和休息时间,甚至影响了主业表现。
•精力分散,啥也没搞好:同时开好几个“战场”,主业、副业A、副业B……结果哪个都没投入足够精力,主业没进步,副业也没起色,累得半死,一事无成。
•被当韭菜,反复收割:看到网上各种“副业大师”吹得天花乱坠,交钱报了不靠谱的课程,或者参与了啥拉人头的项目。看见别人搞副业买了车,你连夜干起了刷单,结果车没看着,号先没了。
•忽略风险,法律意识淡薄:接私活可能涉及版权、税务、甚至与主业公司的竞业协议冲突等问题,处理不好,可能钱没赚到,还惹一身麻烦。
所以你看,不是说“卷技术”或“搞副业”本身不对,而是怎么卷,怎么搞,得有点章法,有点智慧,不能一根筋走到黑。
鱼和熊掌,能不能“技术性”兼得?
很多老铁可能会觉得,这两者是不是就完全对立,非此即彼呢?
老韩觉得,也不一定。关键看你怎么定义和操作。
有没有可能,你的“副业”,本身就是一种“卷技术”的方式?
•接高质量的私活/自由职业项目:这种项目往往能逼着你去学习和应用新的技术栈,解决真实、复杂的商业问题。这比自己闷头学理论,成长可能更快。当然,前提是你有一定的基础,能接到这样的活儿。
•开发自己的产品/工具/开源项目:把自己在主业中遇到的痛点,或者业余的思考,变成一个实际的产品或项目。这不仅能锻炼全栈能力(技术、产品、设计、运营),还能积累作品,甚至可能真的做成一番事业。老韩我搞线上培训,也算是这条路子吧。
•做技术分享/写技术博客/讲课:把你掌握的技术,系统地梳理出来,分享给别人。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知识最好的巩固和深化。还能建立个人品牌,带来意想不到的机会。
你看,这样一来,“卷技术”和“搞副业”的目标,在某种程度上就统一了。副业成了你技术实践和价值变现的试验田,而技术的提升又让你能接到更好的副业,或者把副业做得更专业。
当然,这种“理想状态”并不容易达到。它对你的技术基础、时间管理能力、甚至商业头脑都有更高的要求。
你是哪块料,就端哪碗饭,别硬撑!
说了这么多,到底该怎么选?老韩给不了标准答案。因为这事儿,太个人化了。
你得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问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现在处于哪个阶段? 是刚入行,需要打牢基础的小白?还是技术遇到瓶颈,需要突破的中级?或者是经验丰富,寻求更多可能性的资深大佬?不同阶段,重心自然不同。小白可能更需要先“卷技术”。
•你当前的经济状况如何? 是等着米下锅,急需用钱?还是主业收入尚可,有时间和精力去投资未来?经济压力大的,可能更倾向于先搞点副业缓解。
•你对主业满意吗? 如果主业平台好,能学到东西,有成长空间,那深耕主业,把技术做精,可能是更稳妥的选择。如果主业看不到希望,那副业可能就是重要的“Plan B”。
•你的长期目标是什么? 是想成为技术专家/架构师?还是想自己创业?或者只是想多赚点钱改善生活?不同的目标,决定了你时间和精力的分配策略。
•你的精力和能力边界在哪里? 别高估自己的抗压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同时干好主业和副业,是非常累的。选择你能hold住的模式,可持续发展比什么都重要。
你是哪块料,就先掂量掂量自己,然后去端你能端得稳、也愿意端的那碗饭。别看着别人碗里的肉香,就扔了自己手里的馒头,结果饿肚子。
老韩的几句“废话”
其实吧,老韩觉得,无论是“卷技术”还是“搞副业”,最终指向的,可能都是同一种东西:在这个快速变化、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核心价值和掌控感。
“卷技术”,是提升硬核实力,让自己更难被替代。“搞副业”,是拓展生存空间,让自己有更多选择。
两者并不完全矛盾,关键在于平衡和认知。
•保持专注:无论选择哪个方向为主,都要保持一定的专注度,别太分散精力。
•价值导向:无论是学技术还是搞副业,都要思考它是否真的能提升你的价值,解决真实的问题,而不是自嗨或者瞎忙活。
•长期主义:尽量从长远角度思考,选择那些能积累、能复利的事情去做。无论是技能的提升,还是个人品牌的建立。
•身体是本钱:别为了卷技术或者搞副业,把身体搞垮了。那才是真正的输家。
结语
程序员的空闲时间,确实宝贵。是选择“面壁十年图破壁”地精进技术,还是选择“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般地探索副业?
这道题,没有标准答案,只有适合自己的答案。
希望今天老韩这番唠叨,能帮助正在纠结的老铁们,理清思路,看清自己,然后做出不后悔的选择。
如果你觉得老韩今天说的,戳中了你的心事,或者让你觉得有点启发,那动动手指,把今天这篇唠嗑转发到你的朋友圈,让更多在“卷技术”和“搞副业”之间摇摆的程序员老铁们,也一起找找自己的方向。
记住,选择没有绝对好坏,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持续迭代,保持身心健康,比啥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