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ogo.png

简介


摘 要:天津渤海湾是重要的鱼虾贝产卵场,研究探讨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鱼卵、仔鱼以及游泳动物的栖息状况及变化趋势,对有针对性地开展海洋生态环境改善和渔业资源修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2015年至2020年间,通过开展海洋资源调查,初步摸清了天津渤海湾主要渔业生物资源状况,结果表明:不论是渔业资源量还是生物多样性均呈现下降趋势,而且鱼类种群已由过去的重要经济种类为主要品种转变为目前的低值型浅海小型鱼类为主,资源退化现象较为明显。

关键词:天津;渤海湾;渔业资源;变化

随着渤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天津海域近岸滩涂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干扰,高强度的海岸带开发、海洋捕捞以及大量排污使近岸海洋生物生存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为了解天津渤海湾渔业生物资源现状和变化趋势,在2015年至2020年进行了12个航次的海上调查监测,对主要渔业生物资源的种类组成、栖息密度及生物量等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旨在为天津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修复、海洋生物养护提供技术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概况

2015年至2020年,在渤海湾天津海域开展了4个年度的调查监测,每年度包括春季、夏季、秋季3个航次,共计12个调查航次。2015年至2016年调查站位见表1,2019年至2020年调查站位见表2。

1.2 调查内容

包括大型底栖生物、鱼卵、仔稚鱼、游泳动物,分析其种类组成、栖息密度、生物量及群落特征等。

1.3 调查方法

按照《海洋调查规范》(GB/T 12763.6-2007)[1]和《海洋监测规范》(GB 17378.4-2007)[2]执行。其中:

底栖生物:用0.05 m2箱式采泥器采集海底泥样,每站采泥4次,将泥样倒入孔径为0.5 mm套筛中用海水冲洗,挑拣每个调查站位内全部生物个体作为1个定量样品,以5%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带回实验室进行种类鉴定、计数、称重。

鱼卵、仔稚鱼:采用浅水Ⅰ型浮游生物网(网口面积0.2 m2,网长145 cm),由海底至海面垂直拖网取样,用5%福尔马林溶液固定样品,在实验室进行种类鉴定、计数、称重和分析。

游泳动物:调查取样使用247 kW渔船及生产用的单拖网(网口水平宽度8 m)拖取渔获物,每站拖网1 h,平均拖速为4.63 km/h。在实验室对样品的种类组成、生物量、资源密度等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评价方法

根据各站所获样品的生物密度,分别对样品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丰度、优势度等进行统计学评价分析,计算公式为:

1.4.1 香农─韦弗(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

H′=-∑ni=1Pilog2Pi

式中:H′为种类多样性指数;n为样品中的种类总数;Pi为第i种的个体数(ni)与总个体数(N)的比值(niN或wiW)。

1.4.2 均匀度(Pielou指数)

J=H′Hmax

式中:J为均匀度;H′为种类多样性指数值;Hmax为log2S,表示多样性指数的最大值;S为样品中总种类数。

1.4.3 丰度(Margalef计算公式)

d=S-1log2N

式中:d表示丰度;S为样品中的种类总数;N为样品中的生物个体数。

1.4.4 优势度

Y=fi×Pi,Y>0.02时,定为优势种。

式中:Pi为第i种个体数量在总个体数量中的比例(ni/N);ni为i物种的密度,cells/L;N为总密度,cells/L;fi为第i种的出现频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型底栖生物状况及变化分析

2015—2020年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26种,2015年最多,为22种;其次是2016年;最低是2019年,为8种,各年度调查结果见表3。从生物多样性来看,2015年最高,为1.70;其次是2016年和2019年;2020年最低,为0.67。从大型底栖生物密度分析,2019年最高,为47.00 ind/m2;其次是2015年和2016年;2020年最低,为15.00 ind/m2。从大型底栖生物生物量分析,2019年最高,为86.42 g/m2;其次是2015年和2016年;2020年最低,为44.8 g/m2。从整体来看,2020年大型底栖生物密度、生物量以及生物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且下降较为明显。大型底栖生物年度变化趋势见图1、图2。

2.2 调查海域鱼卵、仔稚鱼状况及变化分析

从鉴定出的鱼卵种类数来看,2016年和2020年最多,为2种;2015年和2019年最低,只监测到1种鱼卵。从鱼卵密度分析,2016年最大,为2.66粒/m3;其次是2015年和2020年;2019年最低,为0.178粒/m3。详见表4。

从鉴定出的仔稚鱼种类数来看,2015年和2016年最多,为4种;2019年和2020年分別为1种。从仔稚鱼密度分析,2016年最大,为3.68尾/m3;其次是2019年和2015年;2020年最低,为1.22尾/m3。详见表4。

2.3 调查海域游泳动物状况及变化分析

2015—2020年采用拖网调查共捕获游泳动物29种,包括鱼类、蟹类、虾类和头足类,从调查捕获的种类来看,2015年种类数最高,为25种,其次是2016年,最低是2019年,为16种,游泳动物各年度种类组成见表5。游泳动物各年度生物量及生物多样性见表6,从生物多样性来看,2016年最高,为1.958,其次为2015年和2019年,2020年最低,为1.312。从游泳动物平均密度分析,2016年最高,为3.29×105 ind/km2,其次是2015年和2020年,2019年最低,为1.41×105 ind/km2,从游泳动物平均生物量来分析,2015年最高,为3 123 kg/km2,其次是2016年和2019年,2020年最低,为1 641 kg/km2。从整体分析,2019年和2020年游泳动物平均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均呈现降低的趋势,游泳动物年度变化趋势见图5、图6。

3 讨论

调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在2015年、2016年、2019年变化不明显,2020年有明显降低,与2011年天津市渔业生态环境与资源状况公报数据[3]比较,2019年和2020年大型底栖生物密度分别降低48.3 ind/m2和80.3 ind/m2,2020年生物量降低39.94 g/m2。结果显示,调查海域近两年大型底栖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存在下降趋势。底栖生物的分布、数量会受到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影响,如水深、水质、沉积物、有机质及温度等,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创造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对保护海洋生物食物链,提高基础生物饵料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鱼卵、仔稚鱼的种类和数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5—6月高于7—8月,从平均结果分析,2019年和2020年鱼卵密度均低于2015年和2016年。与2013年天津大神堂浅海活牡蛎礁区生物資源状况调查数据[4]比较, 2019年和2020年的仔鱼密度分别降低了1.87尾/m3和3.48尾/m3。从近年来鱼卵、仔稚鱼调查结果发现,优势种仅为斑鰶、鰕虎鱼、焦氏舌鳎等,而银鲳、带鱼、小黄花等经济鱼类的鱼卵、仔鱼几乎没有出现,渔业资源小型化、低值化严重。

游泳动物不论是平均密度还是平均生物量,2019年和2020年均低于2015年和2016年,而且资源量下降较为明显。从游泳动物种群特征来看,近两年生物多样性水平不高,优势度下降,优势种类主要包括六丝钝尾虾虎鱼、日本关公蟹、口虾蛄、火枪乌贼、斑鰶、隆线强蟹、日本蟳等。鱼类种群已由过去的重要经济种类为主要品种转变为目前的低值型浅海小型鱼类为主,资源退化现象比较明显。

4 建议

天津渤海湾作为重要的鱼虾贝产卵场,生态环境改善和渔业资源修复任务艰巨。一是巩固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的成果,严格控制沿海污染物超标排放。二是逐步修复天津沿海滩涂,严格限制危及海域环境的用海活动,减少围填海等涉海工程造成的影响,实施退养还滩,退养还湿,恢复天津特有的淤泥质滩涂、盐沼,改善底栖生物和海洋贝类的生存环境。三是在汉沽浅海贝类资源恢复增殖区内开展牡蛎礁、人工鱼礁优化仿真设计、构建生态功能群,发挥功能群的生态作用,恢复自然生态净化能力,提升典型海域生态区的生物多样性水平。四是在继续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的同时,加强对海洋捕捞的监督,尤其在禁渔区和禁渔期,要扩大监督范围,防治部分渔民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进行非法捕捞,同时控制渔船数量,防止过度捕捞,促进海洋渔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洋调查规范 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GB/T 12763.6-200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41-61.

[2] 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海洋监测规范 第4部分:海水分析:GB 17378.4-2007[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102-121.

[3] 天津市水产局.天津市渔业生态环境与资源状况报告[R].2011:29-30.

[4] 孙万胜,温国义,白明,等.天津大神堂浅海活牡蛎礁区生物资源状况调查分析[J].河北渔业,2014(9):23-26+76.

(收稿日期:2021-12-23) 

二维码

天津渤海湾渔业生物资源状况及变化分析

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

公众号:

上一页 下一页
其他信息
行业: 计算机
地区:
时间:2023-10-29
标签:

上一篇:白洋淀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下一篇:专业的网络技术交流学习微信群

赞 0
分享
猜你喜欢

账号登录,或者注册个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