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ogo.png

简介

小时候一收到压岁钱,我就会听到:“你还没有银行卡,我先给你存着,等你要了再跟我说。” “等过完年再给你,免得你每天东跑西跑,钱都被小偷偷走了!”

其实,家长们的出发点是好的,生怕孩子没有合理使用这笔钱,随意挥霍,所以才直接“没收”。但擅自没收孩子的压岁钱,很可能伤害到了孩子。孩子失望,心生怨念,对金钱更加渴望。在春节收红包这个时间点,正是教会孩子认识压岁钱背后的文化意义、认识金钱、培养消费观的大好时机。

压岁钱背后的文化意义

如果你问一个孩子,“压岁钱是用来干吗的?”他的回答90%会是:“我给长辈拜年,他们就要给我红包。”春节期间,借着孩子收到压岁钱的高兴劲,家长可以给孩子们说说这背后的文化意义。压岁钱并不仅仅是长辈给晚辈红包这么简单。

在以前,压岁钱是用来治退妖魔的,最早的时候,叫压祟钱。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祟”的小妖怪,黑身白手,每到大年三十夜,就出来害人。它用手一摸熟睡的孩子,孩子就会大哭,发烧生病,等病好了,原本聪明的孩子也变成了傻子。人们害怕“祟”出来作怪,便通宵点亮灯火不睡,这就是守“祟”(守岁)。

有这么一家人,夫妻俩老来得子,大年三十晚上,孩子把玩着红纸包着的八枚铜钱,直到入睡也放在枕边。半夜,一阵巨风吹开了房门,“祟”来了!当“祟”要用它的白手摸孩子的头时,孩子的枕边竟裂出一道亮光,“祟”尖叫着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两人把红纸包铜钱的事告诉了大家,大家相继模仿,果然,“祟”再也不敢来了。原来,这八枚铜钱是由八仙变的,在暗中保护孩子呢!后来,人们把这钱叫“压祟钱”。又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就成为 “压岁钱”了。

压岁钱是汉族的春节传统,一般在新年倒计时时,由长辈将钱装进红包袋内给晚辈,寓意着保佑平安,而得到压岁钱的晚辈,就能平平安安地度过一年。如今,压岁钱不仅仅寓意着长辈保佑晚辈健康,更多的是承载一种祝福,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关爱,是爱的传递。

认识金钱,培养孩子的金钱观

认识了压岁钱背后的文化意义和来源后,就可以展开下一步的金钱观培养。对于压岁钱的管理,许多教育专家早已有了定论:压岁钱作为孩子接触的“大收入”,其实也是父母给孩子树立正确金钱观的好机会。

告诉孩子钱从哪里来。有专家曾对小学生做过一个调查,研究发现:只有20%的孩子,知道钱是父母辛苦工作而来,有很多孩子以为钱就是直接从爸爸妈妈的钱袋里拿出来的。孩子对于金钱的错误认知,导致花钱大手大脚,甚至还有可能因为游戏、直播等,一夜之间将父母积攒的钱花光。在特定的时期,我们必须和孩子谈钱。告诉他,家里的每一分钱,都是爸爸妈妈努力工作换来的。如果可以的话,每隔一段时间,就带着孩子体验何为赚钱,无论是自己做点小手工在小区内售卖,还是去超市体验当小小收银员。

让孩子明白钱不是万能的。有些父母会向孩子灌输“我们家不差钱,以后这些钱也都是你的”这样的错误观念,久而久之,孩子就养成了“金钱万能”观。我们可以告诉孩子:金钱确实可以买到很多东西,但是他买不到知识,买不到他人对你的肯定和尊重,买不到朋友,买不到家人,买不到健康,买不到爱……

甚至,你还可以和孩子说:我们家虽然不差钱,但这些钱是爸爸妈妈努力挣的,并不属于你。我们把钱花在你的身上,是我们对金钱的支配自由,并不意味着这些钱你能够随意动用。在將来,你也一样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金钱,这样获得的钱,才是真正属于你的。

分清“真想要”和“假想要”。有些妈妈会通过让孩子分清“想要”和“需要”,来培育孩子的金钱观,其实这是不够准确的,因为在很多情境下,“想要”和“需要”的概念是模糊的。更加准确的做法,是帮助孩子分清“真想要”和“假想要”,即在一堆的“想要”中做取舍。例如事先和孩子约定好,今天只能买一个玩具。当孩子抱着一堆玩具结账时,温柔地告诉他:妈妈知道这些你都喜欢,但我们之前约定好只能买一个,现在需要你挑选出今天最想买的那一个,并把其他的放回去。在这个过程中,他一定会纠结、会犹豫、会反复比较,不要催孩子快点做出决定,给他思考和斟酌的时间。在一堆“想要”中挑选什么是“真想要”,什么是“假想要”,这需要父母的观察和引导,还有时间的积累。通过“真想要”的选择,孩子会逐渐养成和金钱的良好关系,并从中学习支配金钱的正确方式。

教会孩子理财

在《富爸爸,穷爸爸》一书中,清崎先生说过:只要孩子一开始对钱感兴趣,就该教他们理财了。因此,当你看见你的孩子拿到压岁钱,兴高采烈地把他们放进自己的小包包里,就应该意识到,这是教他们理财的最好时机之一。教孩子理财,不等于让孩子把压岁钱上缴,你替他做理财。更多的,要让孩子参与进理财过程中,一步步地引导孩子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具体如何分配,一定要和孩子共同商议,保证双方都能合理接受。不仅是压岁钱,平日里,也要逐渐为孩子灌输理财的相关理念和知识。当然,孩子处于不同的年龄层,所需要掌握的理财信息也是不同的。

3~6岁的学龄前儿童,重在培养概念,而他们的金钱观培养,重点在于了解基本概念,尤其需要加深孩子对于“小钱”和“大钱”的理解;7~11岁的孩子,重在培养习惯,上了小学的孩子,需要重视习惯的培养,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关于用钱的习惯;12~16岁的青少年,接触更丰富的理财知识,上了初中后,孩子应该学习和了解更加健全的理财知识,例如学会制定每月的收支计划,并定期回顾和整理,做好收支平衡。

家长帮助孩子管理压岁钱的方式有很多,强硬地没收则是最失远见的那一个。如何正确处理孩子的压岁钱,考验的其实是家长的智慧。无论如何,都请记住,我们给孩子压岁钱,是出于对他的期许和祝福,更是借此机会,树立孩子正确的金钱观。这样的压岁钱,才是最有意义的压岁钱。 

二维码

压岁钱要“没收”吗?

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

公众号:

上一页 下一页
其他信息
行业: 通信
地区:
时间:2023-11-06
标签:

上一篇:丁玉兰:戏比天大,人比神圣

下一篇:专业的网络技术交流学习微信群

赞 0
分享
猜你喜欢

账号登录,或者注册个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