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这家公司未来创造现金流的能力,创造现金流的能力完全取决于这家公司的商业模式,三季报洋河发布完业绩后,很多所谓的价值投资者赶紧选择远离,其实很多人都只是表面上的价值投资者,真正能做到买商业模式这种投资理念的始终还是少数,虽然说我能看清洋河未来是什么样子的,但你看到那份财报,显然心理还是会有一些波动,毕竟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文末给大家分享了白酒行业的研报。
回头再看洋河三季报
今天回头再看洋河的三季报,2024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4亿元,同比下降44.82%,实现净利润6.31亿元同比下降73.03%,实现扣非净利润4.55亿元同比下降81.41%,这应该是洋河历史以来业绩变动幅度最大的一个季度了,财报上呈现出来的数据确实夸张,在当前复杂的宏观环境下,白酒经销商喊话我们要活下来的情况下,白酒企业的下降投资者应该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么大幅度的下降,还是完全超乎所有人的预料,特别是同行纷纷继续高增长的现实下。
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中的差异(6.31亿元-4.55亿元=1.76亿元)主要是中银证券公允价值波动而来,2023年三季度,中银证券股价上涨7.09%,洋河持有的7894.78万股给洋河增加7.09*0.789478亿股=0.558亿元非经常性盈利。2024年三季度,中银证券上涨39.36%,洋河持有的7894.78万股给洋河增加0.3936*0.789478亿股=3.1亿元,此项造成第三季度2.54亿的税前利润差额。
第二页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第三项: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
今年前三季度洋河数据是1.96亿元,可以拆分为两项,首先是中银证券的股价波动,今年前三季度中银证券累计上涨22.85%,股价波动带来1.8亿元收益,再就是其他投资(基金、理财、股票)累计0.16亿元,也就是说洋河300多亿的理财、基金、股票投资今年前三季度才产生0.16亿元收益,要知道过去洋河投信托风光的时刻大概能拿到8%-9%的收益率,300多亿一年差不多能拿到30亿左右理财收入,洋河原来才是受房地产形势变化影响最深的白酒企业,以后还是提高分红率吧,把净利润全部都分给股东,现在洋河也不需要扩产了,手上拿着现金完全没用,投出去也没有收益,洋河已经连续几年现金类资产没有产生足够的收益了,这300多亿现金类资产,就算全部买理财,一年大概也能创造10亿的净利润吧。
关注递延所得税资产变化
再看第六页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代表着有部分虽然记录在报表上了,但税务局不承认的费用产生(白酒经销商的盈利方式主要是两种,首先是产品批发价与市场价的差价,另外就是经销商的返利,比如说经销商卖100元的酒,白酒厂家会返还5元,这种情况在缴税的时候会出现矛盾,厂家的实际销售收入是95元,但税务局初期要求按照100元销售收入来纳税,然后厂家就按照100元销售收入来纳税,但实际销售收入是95元,税务局也是认可的,但这5元的企业所得税不会返回给厂家,可以抵扣以后的税款,这笔钱就暂时存放在税务局那里,在资产负债表中的科目就叫做——递延所得税资产。白酒经销商的盈利方式主要是两种,首先是产品批发价与市场价的差价,另外就是经销商的返利,比如说经销商卖100元的酒,白酒厂家会返还5元,这种情况在缴税的时候会出现矛盾,厂家的实际销售收入是95元,但税务局初期要求按照100元销售收入来纳税,然后厂家就按照100元销售收入来纳税,但实际销售收入是95元,税务局也是认可的,但这5元的企业所得税不会返回给厂家,可以抵扣以后的税款,这笔钱就暂时存放在税务局那里,在资产负债表中的科目就叫做——递延所得税资产)。
返点的增加,实际就代表当期销售的增加,但是这个只能看趋势、看方向,不能直接从同比数据来判断实际企业的经营情况,2023年半年报后的每个季度,洋河递延所得税资产分别是12.92亿元、12.55亿元、13.26亿元、15.06亿元、10.84亿元、12.61亿元,今年半年度递延所得税资产相比一季度大幅下降,基本就预示着后面销售的萎靡,所以老唐在分析洋河中报后得出了对应的结论,其实就是从这里看出来的,但是今年三季报递延所得税资产环比中报增加1.77亿,而去年是环比下降0.37亿元,今年三季报递延所得税资产甚至超过了去年同期,那么就很明显的说明,实际情况绝对不是如财报中的那样差劲。
再一个就是利润下降幅度远远超过收入下降幅度的原因,假设净利润与营收保持一致,均是下降44%,那么洋河今年三季度净利润为13.1亿元,加上半年度的79.47亿元就是92.57亿元,假设四季度是0,洋河现金类资产收益率正常一点,洋河今年净利润100亿应该也不难,那么这里就要回答一个问题:
经销商的库存是不是库存
三季度洋河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同比去年几乎没有变化,但是产生的收入大幅下降,并不是高投入没有产生的收入,今年洋河作为主导方开了很多场演唱会,在湖北地区,基本上围着武汉一个圈所有的城市都开了一场,比如说最新的一场,10月31日19:30,洋河·梦之蓝M6+梦想音乐盛典在仙桃超万人的露天广场盛大唱响!现场座无虚席,到场观众近三万人,同时场外吸引了几万人奔赴而来,共同享受演唱会的魅力!
通告也写的很清楚,演唱会采取购酒赠票的唯一方式获取门票,不通过任何平台或途径售票。请勿通过网络或在场馆附近向陌生人购买门票,以免购入假票,给您造成损失。
如果你想购酒获票,在宣传页面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洋河厂家负责人,下面会留好联系方式,消费者联系以后,会推荐你到附近的经销商店铺购酒,在这套流程中洋河是不参与卖酒的,这属于是洋河花钱帮经销商卖酒,包括红包返利、开瓶扫码抽华为,其实本质上都是一样的,然后洋河当期主动减少了给市场的供货量,那么当然在财报上会呈现出,当期销售费用、管理费用高,但实际营业收入下降的状态。
正常的模式应该是,厂家营销费用、广告费用增加,经销商动销加快,库存降低,经销商向厂家购酒,但现在的模式是,厂家营销费用、广告费用增加,经销商动销加快,但库存依然不是一个良性的状态,经销商并没有向厂家购酒,厂家也没有强行给经销商压货。
归根结底还是一个问题,经销商的库存是不是库存,通过金融手段压货获得的业绩增长到底是不是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