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正是好好学习的时候,不建议知识付费,因为这个阶段的他们很容易因为认知不到位,而被“割韭菜”。
今天的文章来自过稿作者柏舟,一起来聊一聊她对这件事的看法。
最近,君子老师的写作体验课开班,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他“劝退”了一位想跟着学习写作的学员。
倒不是对方挑刺、懒惰,而是因为这位学员是一名未成年的高中生。
他苦于作文毫无思路,笔下无墨水,机缘巧合下就来到了写作体验课,认识了君子老师。
不过君子老师依然婉拒了这位上进的孩子。
“我觉得在大学之前,任何知识付费课程都不要去报。”
换做是我,我也会做出一样的选择。
那么为什么要“劝退”一个积极主动的高中生不要去报知识付费的课程?
01
没有资金来源的高中生,就是“待宰的羔羊”
绝大部分高中生没有经济独立,还是要依靠父母给予生活费,或者在学校获得一些奖学金。
这些费用可以满足你的温饱、正常游玩,却无法满足这个鱼龙混杂的知识付费市场的胃口。
最开始的知识付费,还是头部的学者和平台在做,但互联网的信息量爆炸增长,就不可避免地掺杂进一些水分和杂质。
高昂的价格却学不到真正有用的东西,课程和宣传的服务效果背道而驰,卷钱跑路。
经济独立的成年人尚且还要谨慎投资,维权之路阻碍重重,更不用说还在学校读书的未成年人了。
而且无良的黑心商家就是看中部分高中生心思单纯、好哄骗,在他们眼里,没有资金来源的高中生,和圈养的羔羊没有区别。
我也曾经差点“被宰”。
高中毕业,我想系统地学画画,在某知识平台上找了一个体验课,结果加上客服微信就是一顿狂轰滥炸,说任教的老师毕业于某美院,造诣很高。
当我去直播间听课时,却发现所谓的绘画大佬水平连我的美术生朋友都达不到,课间老旧,画风古板。
忍着听到一半,开始宣扬原画师岗位多么缺人,稿酬多高……
我中途离开直播间,那边的客服还追着我报名付费,甚至提出了分期付款。
我也莫名其妙地去找身份证,但转念一想,太不对劲了,学费可是五位数啊?
小心使得万年船,我最终把客服删掉了。
等我读大学后,这家绘画机构也爆雷了,吐槽帖特别多。
高中生不要知识付费,因为:
交钱了,不等于学会了;
收钱的,也不一定是良师。
02
没有多余时间的高中生,“囤积”的知识有多少?
有弟弟妹妹可能会说:那好吧,我买教辅资料、学习网课总不会被割韭菜了吧?
好像是这么回事,但这些书籍和资料,又有多少时间去学习呢?
我高中的时候也很喜欢囤资料,本就不大的书桌上,一半江山都被厚厚的教辅书所占据,
我的电脑里也堆着各种各样的提升课,在买的时候心血来潮:我这次一定学完!
不过最终结果是:
打开教辅,碰到难题时,又默默合上了;
打开课程,老师讲的知识点不明白的时候,又默默陷入沉思。
然后,学校布置的作业、接踵而来的考试、一开学就要赶进度的学科……让我无暇顾及其他事情。
甚至到我高考结束那天,学妹还在我书架上找到了全新未拆封的练习题。
说出我的惨痛故事,只是想告诉你:
“囤积”知识,不等于学会知识。
等钻研透了一本讲义,再买下一本也不迟。
03
虚心求教,才是适合高中生的“知识付费”
君子老师遇到的这位高中生,应该是很努力的孩子,很理解ta迫切想提升自己的心情。
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任务和方向,新媒体文章和高考作文是两条完全不一样的体系。
ta所担忧的作文卡壳问题,其实可以向任教的语文老师请教,互联网也有不少优秀的语文老师分享免费的作文技法,完全能解决这个痛点。
但还是想对像ta这样的高中生说几句:
这次遇到的是有良知的前辈还会劝诫你,万一遇上只想薅羊毛的骗子,榨光了你好不容易存下来的生活费跑路了,谁来替你伸张正义?
若是能学到一些东西,在学业如此繁重的情况下,你又如何保证去深耕,同时不影响学习成绩?
网络大千世界,糖衣炮弹太多,血泪教训比比皆是。
有事儿多向家长、老师和朋友沟通,跟钱挂钩的,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高中生不要轻易地知识付费,因为:
向老师虚心请教,胜过重金买捷径。
等到顺利考上大学,或者能独立挣钱的时候,再来考虑通过知识付费提升自己也不迟。
积极进取的人,不缺时间,只需等待一个恰好的学习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