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议提高赡养老人个税抵扣额度:减轻家庭负担,促进社会公平
在 2025 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提出了提高赡养老人个税抵扣额度的建议,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家庭赡养老人的压力日益增大。自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累计已产生超过 2 亿独生子女家庭。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数为 2.62 人,独生子女家庭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步入中年,他们面临的 “421” 家庭结构(即 4 位老人、1 对夫妻、1 个子女)赡养压力日益凸显。
## 现行政策
目前,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中赡养老人部分的额度为 3000 元 / 月 / 人。然而,这一额度已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此外,当前政策的扣除范围仅限于父母,或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
## 代表建议
### 扩大扣除范围
金李建议将 “赡养老人” 范围扩展至配偶父母,以及事实抚养的非直系亲属,以更全面地覆盖赡养责任。
### 差异化调整额度
当前政策仅对一位年满 60 周岁的父母或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进行扣除。然而,许多家庭需要同时赡养多位老人,其生活压力与赡养一名老人明显不同。金李建议按照赡养数量设计阶梯式额度,例如赡养 1 位老人为 3000 元 / 月,2 位老人 4000 元 / 月,3 位及以上老人为 5000 元 / 月。
### 针对特殊群体
当前政策并未区分老人的身体状况。但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 的现象表明,老人失能失智对家庭造成巨大影响。金李建议,针对失能失智老人的护理费用额外增加 1000 元 / 月的扣除额度,以体现对特殊群体的倾斜支持。
### 引入动态调整机制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金李建议建立扣除额度与居民消费指数(CPI)、人均医疗支出增长率、区域经济差异的联动机制,每两年自动调整一次扣除额度,确保政策与实际需求相匹配。
## 意义
提高赡养老人个税抵扣额度,不仅能够减轻家庭赡养负担,还能促进社会公平,体现对老年人的关爱和支持。这一建议的提出,为我国个税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有望在未来得到进一步的探讨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