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ogo.png
简介

不以身体的“低烈度炎症”为前提讲护肤,总觉得有点耍流氓。

今天重新开始坐地铁了,就算晚上不跑每天也快20000步了(昨天是25000),每天有两个小时的不开车通勤时间,又能专心站着写稿了——而且多了两个小时站立负重(因为背包里带着大饭盒小饭盒,昨天晚上剩下的舍不得倒掉),感觉自己跟“久坐”保持住了更远的距离。

 

因为我觉得新的“内容框架”有了,接下来就是不断写稿——不断重复,不断精进。跟我师傅讨论了一次,充分理解到“没有框架的努力,就像没有带筐的熊,掰多少玉米,最后也只拿走手上那两根”。


01

框架和努力


今年上半年,我开始准备做直播,其实是想通过直播来打磨新的内容方向——很迷茫,就去找我师傅。

师傅跟我说,今天的“一哥”当年在淘宝直播时只有十几个人在线,跟他一起做的都另谋出路了。他熬出来了,别人没有。师傅说熬出来的人都是有框架的,有框架就能源源不断地输出内容。第一个把某个框架做大做强的人,做到全网第一的人,吃到最大的红利。


我忘了在哪里读来的,任何内容都包括三个部分:价值观、知识储备和直播技巧。我价值观已经确定(毕竟45岁了),直播技巧差到不能再差,能快速提升的只有知识储备。可是知识浩如烟海,我需要选定一个方向去恶补。

 


既然直播只是内容摸索,最开始能确定下来的目标就也非常模糊,只觉得要做“大健康”相关的东西,于是做了很多功课复习(高中和大学的化学和生物,以及老东家的一些培训),又增加很多新的阅读(线粒体、DNA、生命进化,以及最近在看的免疫学)。

实在读得晕头转向时间不够,不得不放弃了地铁,开车可以利用将近两小时的上下班时间来“听书”。一周我基本上可以完成一本(甚至两本)书的“粗听”,之后再找细节部分“详读”。粗听详读,终于把最开始这段时间的直播给撑下来了。虽然我的直播在线人数还是不多(比“一哥”最早期只是略强,而且没有人家的机遇),但总算有了理论框架(皮肤护理必须考虑身体“低烈度炎症”)支撑,就能一直播下去。

"
师傅说,你这个家伙太克制(我觉得他想说谨慎过头,或者畏首畏尾),所以你只能找个冷门功夫练,练好了也不过混口饭吃,没法大红大紫。师傅说话一向精准,这一句正确到疼痛。
"


昨天晚上我在朋友圈转发了“三亩叔”的内容,补充了一句:“不以‘低烈度炎症’的身体状态为前提讲护肤,总觉得有点耍流氓。”

几个圈内大佬点了赞,@魏晓岚师姐还手动回了一条,表示赞同。


02

新的内容方向


说实话,“基础颜究”这个号我前年就有点写不动了,去年这种感觉尤其明显。


疫情高峰那段时间,我小姑和我的两个朋友都因为癌症去世,我被困在上海没有见到他们,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自我怀疑——国家培养这么多年,我自己也努力了这么多年,我为什么只能在“皮肤护理”这么小小的一块领域做事情呢?这跟2022年和2023年初的时事能有什么关系呢?

还好那段时间有@Peggy带着队伍在坚持,让我“神游”了好几个月也没有塌方。


我“神游”那几个月,花了很多时间读Nick Lane(尼克·莱恩)的书(感谢梅鹤祥老师的推荐),还有很多细胞、进化、能量和生命相关的文章,顺势就读到了Daniel Liberman(丹尼尔·利伯曼)教授关于人类进化以及近200年现代生活方式跟人类200万年进化出的身体结构“失配”的观点。

这个“失配”让我找到了方向——这些年我越来越感觉到街坊们的皮肤敏感,不仅仅是之前@李远宏老师她们提到的“过度清洁”,还有生活习惯的问题:比如久坐、压力、熬夜和垃圾食品。

 


我开始收集和整理这些方向的内容,并且尝试合并起来,想要打通零散的文献内容,形成一个系统性的“工业时代办公室人群的皮肤护理”逻辑。


工业时代的办公室人群,其实就是你、我、他,就是那些要面对久坐、熬夜、压力,并且常常只能将就着吃垃圾食品的街坊们。这个人群的核心问题,就是“低烈度炎症”,身体长期处于“易激惹”的状态——“促炎-抗炎平衡”强烈地偏向于“促炎”,动不动这里一个炎症,那里一个炎症,而皮肤就是重灾区。

从健康油皮到油敏皮,从均匀通透到暗沉不均的肤色,进而出现皱纹和斑点,就是一个量变到质变,从“假衰”到“真衰”的过程。我们现在可以做的,就是系统性地对抗这个过程——通过找文献,通过读书,通过写作,通过做产品。


03

新的产品思路


所以我跟@小圃和@Jason,还有@Ryan商量着,一方面对现有产品线进行重新梳理,用“工业时代办公室人群”的“低烈度炎症”思考产品该如何使用,另一方面对于我们的新品,也做了重新定位。

比如说,会推荐“甘油掺牛奶水+CE精华”的解决方案,一方面重点对皮肤内的氧自由基进行“吹扫”和“洗脱”,另一方面也要照顾不能激惹皮肤。以后也会让更多同事,参与到CE精华之后的产品选择,在不同季节给出不同的“密集护理”方案。

比如说,会推荐“先甘油涂头皮,再自漾洗发水(或者其他‘非调理型洗发水’)”的方法,主要就是考虑油性头皮的炎症状态,一方面获得足够好的清洁(可以增加洗头的间隔天数),另一方面又能够减少对头皮的刺激。后续我会让内容部的编辑小姑娘们加入进来,补充后续使用的发油或者是其他调理型产品(在发梢使用,减少分叉)。

 

但不仅仅是如此,我们还会考虑更多的产品品类——其实大家也已经看到了,我们的“高绿原酸咖啡”,和正在研究的“高ω-3不饱和脂肪酸”食品,都是这种解决方案的一部分。

我们需要努力把全身性的“促炎-抗炎”平衡调整回来,现在很多街坊的身体中这个平衡过于偏向“促炎”方向,而通过补充“绿原酸”,补充“ω-3”,以及未来可能的“益生菌”之类,让大家的身体站到一个新的起点上。

这些方向需要投入的精力很多,能不能有收益其实还很不确定,但是我们商量之后觉得这才是未来的方向——不是挣不挣钱的事,而是想要获得好皮肤,就必须这么做。我们的任务,是让大家的皮肤变好,而不是我们自己挣钱(如果街坊们皮肤变好的同时我们也能发展,那我们当然乐意)。


以上就是我这段时间的思考。

接下来我会重新调整“基础颜究”和“三亩叔”的内容,也会跟@小圃、@Jason和@Ryan他们商量着继续增加和删减我们的单品,调整我们的重点SKU。

一切都以“工业时代办公室人群”的低烈度炎症为前提,以解决这个人群的皮肤问题为指针。
 

二维码

这么做护肤的内容,就是耍流氓

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

公众号:

上一页 下一页
其他信息
行业: 招代理商
地区:
时间:2024-09-05
标签:

上一篇:英国南部地区电子烟市场介绍

下一篇:平时熬夜,周末补觉:风险不小

赞 0
分享
猜你喜欢

账号登录,或者注册个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