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ogo.png
简介

好了,诺丁汉大学的这篇发在Nature集团刊物(Scientific Reports)其实还有下半部分——咖啡不但激活身体原有的“棕色脂肪”,还能让“白色”脂肪细胞“棕色化”——这不是燃脂效率更高了吗?

 

 

 

 


成年人的“棕色脂肪”,的确可以增加

 

咱们说咖啡能够增加“棕色脂肪”之前,先要确定一件事:成年人的棕色脂肪可以增加。

之前文章说过,小宝宝的身体内棕色脂肪含量很高,成年人就大大降低了,而老年人就更低了——也就是说,棕色脂肪随着年龄是不断减少的。难道就没有一点翻盘的希望吗?

 

科学家们发现有机会。2013年在Antioxidants & Redox Signaling有一篇文章,做了一张“白色”脂肪细胞“棕色化”的图:

 

 


咱们不讨论细节哈,只看这张图里面从“白色”脂肪细胞“棕色化”的过程,有哪些条件:

 


1. Cold(冷暴露)
2. Excercise(锻炼)
3. FGF-2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一种激素,潜在的药物)
4. Irsin(鸢尾素,潜在药物)


也就是说,在2012年研究者的视角看,想要增加“棕色脂肪”,要么挨冻,要么运动,要么吃药——这三个咱们都不想选。现在诺丁汉大学的团队说:“喝咖啡也可以!”
可这帮英国佬是怎么证明的呢?
这就要看“寒冷”到底对“白色”脂肪细胞干了啥了。

 

 

“白色”脂肪细胞,怎么被改造的

之前说“冻一冻”可以“干吃不胖”(《想“干吃不胖”?不花钱的办法》),是因为每天让身体在17℃室温下待2小时,身体会一边(被迫)产热,一边想办法增加棕色脂肪的量——实际上,就是一方面让“棕色”脂肪细胞尽快地产热,一边让“白色”脂肪细胞快点“棕色化”。

那“白色”脂肪细胞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咱们还是用昨天的这张图:

 


上图的左上方白色脂肪细胞像是一个小镇子里有一个巨大的储油罐(整颗的“大脂肪团”),说明这家伙主要功能是“存储”——当咱们吃得比较多,血液中有大量的“能量分子”,白色脂肪细胞就会把他们转化成“油”(甘油三酯),存到储油罐(脂肪团)里。这个小镇除了这个超级储油罐之外,还有少量棕色的“线粒体”(此时还是“发电厂”),以及紫色的“细胞核”,都是为这个储油罐服务的。
上图的右上方是棕色脂肪细胞。它之所以是棕色,是因为它里面有好多棕色的“线粒体”(已经变成了“供暖厂”,因为烧炉子变成了灰突突的棕色),它有很多小的“储罐”,配套在“供暖厂”旁边——这样每个“供暖厂”都可以非常轻松地拿到“燃料”(甘油三酯)。
“白色”脂肪细胞可以“棕色化”成为“米色”(Beige)脂肪细胞。在“冷暴露”(棕色的大箭头)条件下,“白色”脂肪细胞中的“大储油罐”分拆变小,“线粒体”数量变多,其中的设备也发生调整——从“发电厂”变成“供暖厂”。

综合一下,“冷暴露”情况下,“白色”脂肪细胞可以“棕色化”变成“米色”,参与脂肪燃烧——这个过程主要包含下面两件事:


1. 大储油罐分拆成小储油罐;
2. “发电厂”的设备改造,变成“供暖厂”。


诺丁汉大学的团队在这里又大喊了一声:“停!”
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认为第2条更关键——“发电厂”线粒体变成“供暖厂”线粒体,这实质上是“白色”脂肪细胞的“棕色化”的关键步骤,而这个关键步骤,又有一个更关键的总指挥——PGC-1α(大家不用记名字哈)。
抱歉接下来的部分有点硬核,不想看“分子生物学”的朋友可以直接跳过下一节,看我们的“生活提案”。

 

 

“棕色化”指挥官什么时候会出动?


我找到了一篇2022年发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上的文章,四川农业大学团队详细说明了这个“棕色化”的过程。我不展开讲,只给街坊们看一张图片。大家稍微留意一下,在“棕色化”之前的每一个箭头旁边,都有一个绿色的椭圆,里面写着PGC-1α。

 


这个PGC1-α名字很长,叫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γ 共激活因子 1 - 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 1-α)

街坊们不用去记哈,只需要记得他是个“棕色化指挥官”就好了。在“寒冷”或者“运动”之后,身体疲倦并且能量不足,细胞会觉得需要燃烧脂肪来保暖,这个“棕色化指挥官”就会出现。

而在诺丁汉大学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只要咖啡因到场,PGC1-α就会出现。也就是说,咖啡喝下去,没有挨冻,没有运动,也可以调动“棕色化指挥官”,最终开启“燃烧卡路里”的过程。
有街坊可能会问,为啥呀?咖啡为啥有这个能力呢?诺丁汉大学团队给出了解释:
因为“咖啡因”的分子很狡猾,很像是人体精疲力尽或者非常饥饿时才会出现的分子(“腺苷”),这会让“白色”脂肪细胞觉得身体已经能量耗尽了。

不需要真的去挨冻,不需要运动到精疲力尽,只需要让“白色”脂肪细胞“觉得”需要调动储备能量(脂肪)了——在这种情况下,“棕色化指挥官”(PGC1-α)就会出现。

 

而只要“棕色化指挥官”出现了,“白色”脂肪细胞就会“棕色化”。
而喝一杯咖啡就让细胞有了这种“感受”,于是成功欺骗了“白色”脂肪细胞,开启了“棕色化”的进程,燃烧卡路里,让身体暖融融,让体重减下去。
好了,各位街坊应该不反对咖啡因分子的这种“欺骗”吧。 

二维码

“欺骗”身体,不运动,多烧掉10斤脂肪(续)

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

公众号:

上一页 下一页
其他信息
行业: 公众号开发
地区:
时间:2024-11-26
标签:

上一篇:600519,林园重仓二十年,下一个茅台!

下一篇:全面停止生产!一家具大厂宣告“倒闭”

赞 0
分享
猜你喜欢

账号登录,或者注册个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