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ogo.png
简介

董明珠会议直批员工“少废话”引格力管理风格争议

 2025年3月25日,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内部会议中因员工汇报内容不达预期,当场直言“少废话”并要求聚焦解决方案。该视频片段在网络引发对“职场沟通效率”“制造业转型压力”及“企业家管理边界”的热议。格力内部人士透露,此类场景在强调结果导向的高管会议中并不鲜见,但此次舆论发酵折射出传统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对管理模式的深层博弈。

事件核心:效率至上的管理逻辑
据知情人士描述,涉事会议原为某智能家电项目进度汇报会。当某技术部门负责人用近30分钟分析市场趋势却未提出具体技术路径时,董明珠直接打断发言:“我要的是明天怎么守住份额,不是后天怎么分析败因。”这一细节与格力内部推行的“30秒说清问题,3分钟讲透方案”会议准则高度吻合。格力技术委员会执行主任李明(化名)表示:“董总对模糊表述的零容忍,倒逼团队在研发立项前必须完成可行性预判。”

双刃剑效应:压力与创新的博弈
格力2023年财报显示,其空调业务营收占比仍达68%,而智能装备业务增速仅为9.7%。对比之下,美的集团同期机器人及自动化业务营收增长21%,海尔智家场景生态收入占比突破35%。行业分析师指出,董明珠的“掀桌子式管理”在标准化产品时代曾助力格力建立质量优势,但在需要试错迭代的创新领域,过度结果导向可能抑制探索性研发。
值得注意的是,格力近五年校招留存率保持在85%以上,远高于制造业平均60%的水平。某入职三年的产品经理透露:“虽然会议压力大,但公司‘问题不过夜’的决策机制能快速推进项目落地。”这种“高压高成长”模式在95后技术骨干中形成特殊吸引力。

行业镜鉴:管理哲学的代际碰撞
相较于松下推行“沉默会议”(员工匿名提交议案)、西门子采用AI会议纪要分析工具等国际管理实践,格力延续着创始人深度介入的决策传统。家电产业研究机构《智造前沿》主笔周岩分析:“日德企业侧重流程精细化,而中国制造龙头更依赖领袖驱动的强执行力,这两种模式在工业4.0时代将面临不同挑战。”值得关注的是,格力正试点“技术红线”制度,允许研发团队在特定领域拥有3%的预算自主权,这或为刚性管理体系注入弹性。 

二维码

董明珠会议直批员工“少废话”引格力管理风格争议

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

公众号:

上一页 下一页
其他信息
行业: 微信创业
地区:
时间:2025-03-25
标签:

上一篇:10岁男孩海上漂流奇遇带火赤岭 疍家文化破圈引关注

下一篇:佛山惊现150元/斤鼠肉干!专家紧急警告:暗藏致命风险你敢吃吗?

赞 0
分享
猜你喜欢

账号登录,或者注册个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