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点 30 分开车, 9 点 18 分我们气喘吁吁地到了检票口。
“咱们可能要改签了。”
“试试看吧,万一赶上了呢?现在改签跟待会儿改签是不是一个价格啊?”
01
镇定
不要慌,先看交通工具。
我们可以有两个选择,开车去,或者坐地铁。看了看窗外越下越大的雨,我们决定坐地铁——确定性更强,代价是需要1小时10分钟 (百度地图给的预估) 。
本•利特尔顿 (Ben Lyttleton) 写过一本《十二码:完美点球的艺术和心理》。所谓“十二码”,就是罚点球的距离。必须决出胜负的足球比赛如果打满了全场——“伤停补时”也结束了——仍然是平分的话,就进入球员对守门员的一对一“决斗”:在十二码的地方摆上球,一个球员一个球员地上来,往孤独的守门员背后的球门踢出一脚。
鹿死谁手,就看谁更镇定了。
1990年到2012年,英格兰队在重大比赛中经历过8次点球大战,从裁判哨响到球员开始助跑,平均只有0.28秒——看样子英格兰球员都遵循“早踢早结束”的思路。2018年世界杯,教练让球员们先稳住呼吸,等待时间变长之后再去踢,最终的结果很好。
“冷静很重要,急于做出反应会让人失去冷静。”
我们花一分钟看了一下百度地图,地铁的运行时间是确定的,两条线路一次转车,18分钟加31分钟,总共是59分钟,我们还有85分钟,剩下的时间我们可以快走甚至慢跑,把时间追回来。
如果我们开车或者打车,那么预估的1小时可能变成90分钟,我们迟到的概率就大大增加了。
02
非理性异动
我们要尽可能地把到站和换乘地铁的时间缩短,外面雨下得很大,我们急匆匆地出了门。
我穿了一双挺旧的鞋子,鞋底的花纹几乎磨平了,但我走得飞快。下楼梯的时候,儿子提醒我:“慢点儿,摔一跤就不划算了。”
忙中出错,往往是没有想清楚,或者是对形势评估不足——明明我们的时间足够,我却被内心的焦灼催动想要追回来更多的时间 (实际上后来我们坐上动车之后,又等了10分钟才开车) :人类很容易被情绪控制,而不是客观地分析情况。
淝水之战, (前) 秦 (西) 晋两军分别在河两岸扎营。晋军派人跟秦军主帅苻坚说:“这样没法打,不如你们稍微退后,腾出地方来我们厮杀。”苻坚可不傻,他打算等晋军渡河到一半,“半渡而击之”,于是就同意了。
可是秦军一旦开始后退,阵营里面的奸细就开始大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同时快速渡河的八千晋军精锐开始攻击秦军侧翼。秦军阵脚大乱,士兵开始自顾自逃命,军官无法弹压制止,最后也参与到这场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败亡之中。
咱们可能会奇怪,怎么八千人能让几十万人这么慌张呢?因为每个士兵都只看到前面战友的后脑勺,并不知道全局如何;而战场气氛紧张,千钧一发,几秒或者十几秒的决定就是生死抉择了——没有良好训练的前秦士兵,互相之间并不熟悉的部落牧民,只能说比乌合之众好一点点,对于他们每个人来说,先逃命可能就是活下来,后逃命可能就是垫背的。
所以,每个人的理性选择,对于群体来说就是非理性的。
就像我为了获得几十秒的时间,在湿滑的阶梯上穿旧鞋狂跑,就是非理性的。
我们慢下来,尽量快,但是扶着栏杆往下走。
03
平 静
按百度地图的计算,一般来说换乘需要4分钟,我俩只花了1分半,赶上了百度地图预测那班车的前一列,加上前面我们抢出来的时间,估计我们可以省15分钟 (从1小时10分钟压缩到了55分钟) ——接下来可能进站还要跑一段。
在这两段奔跑的中间,我平静下来——该做的已经做了,既然现在没有什么可以给地铁加速,那就先放下那个目标,想想自己。
镇定不是平静,镇定是一种想要达成预期目标,努力让一切行动都按计划进行;而平静则是暂时把目标放在一边,专注于眼下,专注于内心。
我们在地铁换乘之后,能做的已经不多了——预计9点05分到虹桥火车站,还有半个小时的车程。
刚好有位子,我俩都坐下来,喘一口气,我开始整理雨伞。
“待会儿不是还撑开的吗?为啥现在要整理?”
“整理好了,放回去就感觉心情舒畅。”
我儿子点了点头,没说话,看起来他同意“整理”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我一边整理,一边想今天该写点什么。
嗯,就写写镇定和平静吧。
04
运 气
到了站,过了检票口,上了车,给家主发消息。
“你们运气不错啊,虽然耽误了一点点,但没有迟到。”
“是啊,运气不错。”
运气不错,因为不慌乱,因为镇定。
运气不错,因为镇定的间歇,还很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