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ogo.png
简介

 我们小时候,理发店门口没有那种红白蓝的三色转筒。那时也没啥电动推子,甚至洗头都是用肥皂。

这个转筒,是西方传统,跟中国剃头师傅没关系——西方人为什么要在理发店的门口弄个旋转筒呢?

说来话长,咱们还是接着昨天文章说。

“铁”元素对身体很重要,但吃太多也有害

昨天我们说到“补剂”要少吃 ( 《几乎家家都有,但真的要谨慎地吃》 ) ,拿“铁补剂”举例子——身体里的“铁”不足免疫能力会降低,头晕目眩,乏力气短。但是如果过量补充“铁”,花钱费力不说,还可能会给“致病菌”可乘之机。

举个极端的例子,John Murray医生夫妇在索马里难民营工作,他们发现很多难民由于营养不良而贫血,而难民营中又存在疟疾、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的风险——诡异的是,一旦开始给难民开“铁补剂”,“人的身体”还没有充分享受“补铁”的好处,“致病菌”却抢先一步了,各种感染症状马上就出现了。

这不仅仅是在现代非洲,中世纪的欧洲情况也相当类似,而且当时他们面对的是比疟疾、结核病和布氏杆菌病更可怕的死神镰刀——黑死病。

1348年,一名锡耶纳 (意大利城市) 人这么写黑死病 (鼠疫) 的惨状:

父亲埋葬了孩子,妻子埋葬了丈夫,兄弟姐妹一个接着一个地死去。空气中弥漫着死亡的味道,仿佛只要吸一口气,或者瞥一眼,就会染上瘟疫而身亡,而他们确实就这样死去了。即便是花钱雇人或者出于友情援助,也没有人愿意帮忙掩埋尸体。

于是,家人只能将死去的亲人扔进沟渠里,没有牧师,也没有祷告词……许多大深坑被挖了出来,成千上万的死者被堆埋其中。每天都有数百人不断死去,不分昼夜……一旦这些大坑被填满,更多的大坑就会被挖出来……而我,阿尼奥洛•迪•图拉,绰号“胖子”,亲手埋葬了我的五个孩子。还有一些死者,由于掩埋得不够深,被恶狗拖了出来,它们“饱餐一顿”之后,满城留下的都是尸体的残骸。没有人为死者而哭泣,因为所有的人都在等待死亡。死亡人数如此之多,让人们绝望地以为“世界末日”已经来临。

是的,鼠疫。

我们终于说到了今天的主题:鼠疫的反复肆虐,让欧洲人的理发店门口立起来一个三色转筒,这是为什么呢?

鼠疫:侵入淋巴系统的致病菌

鼠疫到底是一种什么病?ta是由老鼠传播的疾病,致病菌就叫“鼠疫杆菌”——这是一种相当邪恶的微生物,它会把咱们的免疫细胞转化成“特洛伊木马”。

咱们的身体之中,有一种巡逻的保安细胞叫“巨噬细胞”,它们会在皮肤、口腔、肺部、消化道、生殖器这些“危险区域”巡逻,一旦发现“可疑细胞” (很可能是致病菌) ,就会一口吞掉。有一部分巨噬细胞甚至会把这些微生物带回到“淋巴结”关押候审。

而“鼠疫杆菌”充分利用这一点,它们会进入“巨噬细胞”,利用“巨噬细胞”中充分的“铁元素”和其他营养成分发展壮大,同时搭便车进入淋巴系统。很快,病人的腋下和腹股沟的淋巴结就会肿大、疼痛,最终穿破皮肤形成黑斑,然后生命就结束了——这也是“黑死病”名称的来由。

当时的欧洲人对于这种可怕的疾病束手无策,只能硬扛。就像那位锡耶纳人的笔记那样,能活下来的人就活下来了,活不下来的就被淘汰了。

什么人能活下来呢?

这些活下来的人,为什么让理发店门口去立起来一个转啊转的红白蓝筒子呢?

活下来的人:基因里的伤痕

能在鼠疫杆菌的进攻下活下来的人,要么是真的强壮,免疫系统硬生生地扛过了鼠疫杆菌的进攻,高烧之后康复;还有一些体弱的人居然也活下来了,因为他们的基因里有一种缺陷——长期来看这种缺陷会要了人的性命,但面对鼠疫杆菌却能让人躲过一劫。

这种基因缺陷可以造成“血色素沉积症”,也就是说,这种基因让病人持续地吸收“铁元素”,哪怕身体里已经不再缺铁了,普通人的肠道不会再榨取食物中的“铁”,而这种基因缺陷病人还会孜孜不倦地“累积”铁。

嗯?这不是更要命?鼠疫杆菌不是靠“巨噬细胞”里面的“铁”来发展壮大吗?

咱们的身体真的很奇怪,这种“血色素沉积症”病人虽然四十岁之后会有大量细胞“铁中毒”,但偏偏“巨噬细胞”一枝独秀地缺铁。也就是说,鼠疫杆菌在侵入到这些病人的身体时,根本不可能在“巨噬细胞”那里获得支持,他们会死在“巨噬细胞”里面。

这种四十岁之后会杀死主人的基因,在二十岁时却可以在鼠疫杆菌的镰刀下救主人一命。

嗯,这个故事真的够长的,请问这个跟理发店有啥关系?

好了,终于要到理发店了。

血色素沉积症:“放血”可以缓解病情

黑死病不止一轮,它一次次地打击欧洲,让欧洲人中带有“血色素沉积症”基因的人比例越来越高——毕竟在鼠疫杆菌大军压境的时候,有这种基因能救命,于是这样的人就留下了更多后代。一代一代地累积,自然这种“怪人”的比例越来越高。

随着年龄增长,这些人身体细胞里的“铁”越来越多 (当然,巨噬细胞还是缺铁) ,身体越来越难受,让他们好过一点的办法其实也简单——“放血”,现代医学给了个更好听的名字,“静脉切开术”。

可是那时候医生并不多,病人也不一定就找得到医生来干这个事儿。

除了医生,还有谁拿刀啊?理发师傅啊。那时候理发师经常用一种“柳叶刀” (lancet) ——眼尖的街坊一定看出来了,现代医学最顶级的杂志之一,也叫这个名字啊。

同样能拿刀的理发师傅,在中世纪欧洲做起了偏门生意,ta们经常给病人放血 (也给人拔牙) ,三色转筒就像接头的“暗号”,如果某个师傅提供“放血”服务,他就会在摊子边上立一个标志:

红色代表动脉,蓝色代表静脉,白色代表绷带。

绕了半天,终于到了这个答案。

你看,古人对抗疾病,基本上全部靠身体硬扛。

而“演化”在进行基因筛选时非常盲目,只看短期能不能活下来,根本不看这种基因长期对于身体的伤害——伤害了也无所谓,毕竟中世纪欧洲人结婚也早,40岁可能孙子都有了。而且,剃头师傅不还提供“放血”服务嘛?

二维码

理发店的红白蓝转筒,藏着那么多故事啊

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

公众号:

上一页 下一页
其他信息
行业: 招代理商
地区: 天津市
时间:2025-05-14
标签:

上一篇:两个月掉了10斤纯脂肪!关键竟是吃够这类食物?

下一篇:口腔溃疡又来了?三个步骤永绝后患

赞 0
分享
猜你喜欢

账号登录,或者注册个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