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ogo.png
简介

 心越大,越长寿。

这还不是说“不痴不聋,不做家翁”,而是更字面的意思——静息心率越慢,活得越长。

01

不痴不聋

唐代宗李豫把女儿升平公主嫁给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小两口吵架,难免言语过激,郭暧怼公主说:“要不是我老爹,你们李家的江山都没了!”气得升平公主连夜跑回宫里去了。

老郭头吓得半死,赶快带着儿子去找皇帝请罪,皇帝能对郭子仪说啥?

“不痴不聋,不做家翁。我们这些老人家不要去听小儿女的闺房之言。”

是啊,李家皇帝到了唐代宗这里,能够对调得动回鹘兵的郭子仪说什么呢?只能心大一点儿,打个马虎眼过去算了。这故事还是我外公跟我讲的,他是唱黄梅戏的,不知道是不是也有《醉打金枝》这个剧目。

“我们这些老家伙,就是要心大,心大一点儿就能活得久一点。”

可惜我外公虽然豁达,但似乎心脏并不好,走的时候才74岁——心脑血管病去世的。

所以我读到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上面这一篇关于“静息心率”和“长寿”之间关系的时候,一下子就想起了老爷子笑嘻嘻的脸。

02

静息心率

2023年初,疫情过峰。我们一家三口窝 在家里两周,总算都熬过去了。可是从那以后,我的 “静息心率”就一下子升到了85~90之间。

静息心率是安静状态、吃饭四小时之后的心率。我在网上找到的静息心率测量方法是这样的:

1. 选择合适的时间:最好在清晨醒来后,还未进行任何身体活动时进行测量。

2. 保持舒适姿势:可以坐着或躺着,放松身体,避免肌肉紧张。

3. 使用选择好的测量工具,按照其使用说明进行操作。如果是数脉搏,要确保准确感受脉搏跳动,避免误数。

4. 多测几次,取平均值。

好的,你已经测完了,咱们要说结果了。

03

大和慢,快则短

动物越大,心跳越慢。小鼠的心率能达到每分钟400~700次,大象的心率则只有每分钟25到35次。

有动物学家说,心跳的总次数是动物寿命的一个限制条件,小鼠只能活2年,大概是10亿次心跳;而大象可以活60年,大概也是10亿次心跳。

所以这个可以作为一个大概的判断准则。

当然这个准则其实也不算太准确,因为我们人类就不符合这个规律——我们如果活80年,平均心率是75次每分钟的话,心跳总数是20亿次——比大象和小鼠多一倍。

不过在人类内部,这条规则又似乎适用——这就回到我们开头提到的那篇文献了:

研究者从法国、英国和美国的不同队列中收集数据,他们发现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静息心率越高,寿命越短 。

法国巴黎的数据里男性5年内静息心率每增加10bpm,死亡风险升高20%。美国弗雷明汉心脏研究中,8年内静息心率每增加10bpm,男性的死亡风险升高13%,女性升高9%。

04

对策

静息心率暴涨之后不多久我就意识到了,因为过年回家开车在路上,总觉得自己心慌,一看手表发现坐着不动开车心率都是95。

回来就去医院看医生,人家说中年男性疫情过峰之后这种情况非常多,你先吃药吧,美托洛尔。

吃完心率是慢慢平稳了,可总不能四十多就抱着药罐子吧……

于是上网查资料,发现还有挽回的余地——有氧运动,每次半小时,一周五次。

现在还有机会,越晚开始越麻烦。

有趣的是,跑了三个月,这个数据就下来了,到了75左右;再跑三个月,就变成了60左右了——贴近上面文献研究的非运动员普通人群的“优秀”水平。

与此同时,老咽炎也消失了;以前口腔溃疡三周,后来慢慢变成一周,再后来咬破嘴唇也不会溃疡了。

总而言之,新陈代谢和身体的炎症水平都下降了——这可能也解释了为什么静息心率跟预期寿命有关。

有趣的是,这东西也有天分在。家主不怎么运动,她的心率一直稳稳地在70左右,疫情也影响不大,所以有些人就是天生运气好,老天爷赏的长寿基因。

二维码

在家简单测的指标,可以预测寿命

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

公众号:

上一页 下一页
其他信息
行业: 网站开发
地区: 天津市
时间:2025-05-09
标签:

上一篇:四十五岁:睡,跑,吃,读,聊护肤品

下一篇:每天都喝的东西,真的会导致肺癌?

赞 0
分享
猜你喜欢

账号登录,或者注册个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