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ogo.png
简介

吃的太撑 (哪怕是“稍微吃撑”) ,只要是“连续吃撑”,都会造成“下丘脑”损伤。

现在此人面色红润、眼神有活力,长期来看却打开了《Hallmarks of Aging (衰老的特征) 》一文所说的“衰老加速通道”。但如果为了“抗衰”而“持续挨饿”,那也会得不偿失,因为营养不良也会加速衰老。

所以,吃得太多、吃得太少,都是不好的,都老得快。

迈克尔•波伦是加州大学教授,他在《吃的法则》的序言中就开章明义:

吃真实的食物 (非“超加工食物”) ;

吃饱;

多吃植物。

听起来简单,咱普通人到底怎么开始吃呢?我有一点个人的经验,急着看干货的朋友可以 直接拉到文末 看“基础颜究 生活提案 ”,愿意听我聊聊的街坊,咱们从“营养感知网络”开始说起。

营养感知网络:身体的“营养传感器”

Cell (《细胞》) 杂志是世界顶级期刊,在2013年和2023年两次发表了同一个标题的文章,《Hallmarks of Aging》,两次震动了学术界。这两篇文章不是直接说应该怎么“抗衰”,而是把“衰老‘这件事情做了细致的拆分,掰开了、揉碎了,一共有12个方面。

以后我们有机会再讲其他的11个,今天咱们着重聊聊“吃饭” (或者说“饮食”) 跟衰老的关系,在这篇文章中叫“营养感知失调”。

“营养感知失调”是科学家黑话,翻译成大白话是:

随着年龄增长, 身体细胞 没有了“节奏感”,在“疯狂工作”和“维护保养”两个档位之间选择时,一门心思只选“疯狂工作”,不再做“维护保养”了。

这话讲起来抽象,咱们细节一点来说。

身体一共有四个“营养感知系统”,咱们以前多多少少都提过,这里我按照《Hallmarks of Aging》来列张表:

各位街坊如果读“基础颜究”和“三亩叔”文章比较多的话,多多少少都听说过这四个 (尤其是后三个) “细胞开关”,咱们之前提到过的几种“抗衰老方案”,多少都跟他们有关。举例来说,所谓“热量限制” (“16+8”和“5+2”方案) ,就跟IIS和AMPK有关。

16小时不进食,就能让IIS消停下来,体内的“胰岛素”浓度下降,降低之前的“胰岛素抵抗”;

16小时不进食,就能让AMPK活跃起来,让细胞换挡,从“加速工作”到“自我维护”。

咱们说“三文鱼精华”好用,也是因为“烟酰胺”能激活皮肤细胞中的AMPK,而“麦角硫因”能控制mTOR。

可是,这跟饮食有啥关系呢?

各位街坊们仔细看哈,这四个开关分成了“吃撑” (IIS和mTOR) 和“匮乏” (AMPK和SIRT) 两组,咱们基本上“吃撑”的多,就优先看IIS和mTOR怎么控制。

简单来说,IIS管“热量”,mTOR管“蛋白”。

明白身体是如何感知这两个方向的,就知道怎么吃了。

热量:保证供应,缓缓提供

不吃饱是不行的 (“16+8”轻断食也是以吃饱为前提的) ,因为生命需要“能量”来保持活跃。《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红桃皇后说过一句话:“我们必须不停奔跑,才能停在原地。”

哪怕“看起来很懒”的生命体,都在悄悄地、疯狂地消耗能量。按照“每克重量产热”来计算,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小太阳 (甚至比太阳更热) 。

太阳的总功率是3.846×10²⁶瓦,质量是1.989×1030千克,每克太阳产热0.193毫瓦。

人类的身体是太阳的将近7倍,1.43毫瓦/克;

而某些嗜热菌,达到了太阳的5000倍左右,1瓦/克。

咱可以这么对比下:咱们努力跑10公里,也就消耗600大卡;如果在家里坐着不动,静息代谢一天也要1500大卡——身体里面各个细胞其实在拼命地制造、分解、吸收、防御……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能量,也就是咱们吃进去的“热量”。

必须吃够,可吃多了又“催老”,怎么办呢?

那就得看IIS (“能量感知开关”,尤其是其中的“胰岛素”) 这个“生长油门” (也是“老化油门”) 的设计哈。

如果能量是“缓缓流入”,这个开关就不会“大开”,而是略微被踩下去一点点;如果是“飞快涌入”,那就是“地板油们”,被踩到了底。

也就是说,咱们要让“热量” (尤其是“葡萄糖”) 慢慢地被吸收。

细嚼慢咽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食物中的“碳水”需要缓缓地变成”葡萄糖“,然后被“搬运”到血液之中。

这个思路其实贯穿了《控糖革命》这本书的始末,方法其实也没有那么麻烦:

饭前来点“绿原酸”,或者来点“醋”;

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最后吃米饭面条;

把部分的米饭面条换成燕麦、红薯、土豆和山药;

尽量少吃零食,尤其是属于“超加工食物”的零食。

具体的“微习惯”执行方案在文末,这里还是一些原则。

除了“热量”,还有“蛋白”。“蛋白质”是更麻烦的,因为它自代“矛盾”。

蛋白质:优选来源,注意配合

我之前也写过蛋白质的矛盾点 ( 《多吃这类食物,皮肤变好腰身变小》 、 《爱吃肉的进!小心这种风险》 ) :

《超越百岁》和顾中一老师都推荐多吃蛋白质,而WHO给的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只有《超越百岁》中推荐的一半。

为什么呢?

一方面,蛋白质是身体的主要“构成”,需要大量补充;可另一方面,大量蛋白质进入身体,可能会打开mTOR开关。

mTOR一旦被“开大”,身体细胞的“自噬”就会被抑制。

“自噬”可太重要了,一旦“自噬”被长期抑制,细胞就会加速老化。

所以,从饮食方面,我们还是要注意多加入“植物蛋白” (尤其是豆制品和坚果) ,而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略微改动在生活习惯,降低大量补充蛋白质对于mTOR的影响。

怎么改呢?运动!即使少量运动也很好!

在《Hallmarks of Aging》这篇文章中提到了这么一点:

随着年龄增长,AMPK变得不那么活跃。

但是运动可以激活“线粒体”中的MOTS-c蛋白,MOTS-c可以“催生”一种叫“AICAR”的物质,进而再次激活AMPK。

激活的AMPK,可以控制住mTOR。

这有点绕哈,我再复述一遍:

少量运动→MOTS-c蛋白→AICAR蛋白→AMPK→抑制mTOR

所以,无论如何优化“饮食”,必须配合一定量的“运动”。

只有“饮食”和“运动”配合起来,才能完成健康生活的闭环。

运动的关键作用:激活AMPK和SIRT1

从我最近的阅读来看,虽然绿原酸、槲皮素和咖啡因这些“植物活性分子”或多或少都有激活AMPK的作用,但是最有效的AMPK激动剂还是运动。

适当运动 (少量就行) ,加上绿原酸这样的植物活性分子,就能把AMPK“发动”起来。

更妙的是,AMPK和SIRT1组成一个“正反馈循环”,只要AMPK真正被发动了,就可以带动SIRT1;而SIRT1被激活之后,又反过来可以拉动AMPK。

携手向上。

所以,咱们今天讲4个开关 (IIS、mTOR、AMPK和SIRT1) ,综合下来的策略就是:

通过饮食适度地控制IIS和mTOR

结合锻炼提高AMPK和SIRT1

互相搭配,自然身体越来越好。

抗衰老

好了,咱们进生活提案。

基础颜究生活提案

咱们还是用“微习惯”的思路来,形成一一对应。

“微习惯”简单来说就是用一个“最容易达成的任务”,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打入一个“新习惯楔子”。关于“微习惯”的内容,街坊们可以参看 《一年甩掉20斤,用这个方法的人几乎都成功了》 和 《MAP法则》 这两篇文章。

好了,不废话,赶快说生活提案。

控制IIS的方案,就是让“糖”比较慢地被吸收。

饭前“绿原酸” (苹果带皮吃、杜仲茶、或者绿咖啡) ,简化成“ 饭前10分钟准备泡杯茶/咖啡 ”;

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最后碳水,简化成“ 前三筷子吃蔬菜 ”;

尽量少吃零食,简化成“ 晚饭后尽快刷牙 ”。

控制mTOR的方案,之前我提议“植物蛋白为主”,我们再简化一下:

多吃蔬菜,多吃深色蔬菜,简化成“ 早餐吃点深色植物 (不一定是蔬菜) ”;

多吃植物蛋白,简化成“ 尽量选小炒,少吃大块肉 ”。

激活AMPK-SIRT1 (正反馈) 系统,街坊们要是觉得运动太难,可以简化为:

不下雨走路到地铁 (公交) 站。

最后咱们综合一下:

饭前泡杯杜仲茶;

前三筷子吃蔬菜;

晚饭后尽快刷牙;

吃点深色植物 (水果蔬菜都可以) ;

点菜选小炒;

走路到地铁 (公交) 站。

当然,这些也都是“好习惯楔子”,街坊们可以逐步把它们发展成更厉害的习惯。

走着走着,说不定就跑起来了呢。 

 

二维码

太饿太饱都加速衰老?咱得这么吃…

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

公众号:

上一页 下一页
其他信息
行业: 微营销
地区: 上海市
时间:2025-05-13
标签:

上一篇:坦白局:不节食减掉40斤,这一点很关键!

下一篇:“缩胃手术”能瘦?多吃这些蔬菜,收获相似好处!

赞 0
分享
猜你喜欢

账号登录,或者注册个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