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更明智的食物选择》中,冷静 (甚至有点刻板) 的Tim Spector教授谈到鹰嘴豆时,忍不住说了一句:
当然,流行病学研究嘛,总是有一些其他影响因素掺杂其中,但鹰嘴豆的好处真的是大大的——不但能够控制血糖,甚至能“刮油”。
性子急的朋友可以 直接拉到文末 看“基础颜究 生活提案 ”,愿意听我聊聊的街坊,咱们喝口杜仲茶,听我从一个小鼠实验开始说起。
新疆科学家:人类饮食环境真有毒啊
这篇文献来自于新疆医科大学的营养和食品卫生系,他们的工作主要还是“折磨小鼠”。
小鼠被分成了“正常饮食组”、“高脂饮食组”和“鹰嘴豆+高脂饮食组”。这个高脂饮食也是量很足的,基础饲料中掺入了10%猪油、5%糖、5%蛋黄粉。
换句话说,这些“吃得好”的小鼠,模拟的是人类 高糖 、 高脂肪 和 高动物蛋白 的饮食方式。
如果不用鹰嘴豆来干预的话,这些小鼠就像吹气一样地发胖,而且“血液中的脂肪” (血脂) 也飙升。
对比一下“正常饮食”和“现代人类饮食”的小鼠,它们的血脂各项数据是这样的:
总胆固醇上升了40%,总甘油三酯 (“油”) 增加了70%,“坏”胆固醇上升了40%,而“好”胆固醇下降了40%。
小鼠不是人,但是这也让咱强烈地感触到 现在“有毒的饮食环境”的危害。
好在咱们有办法,上鹰嘴豆。
鹰嘴豆对抗“油腻”
科学家们把鹰嘴豆组又分成了三个小组,低剂量、中剂量和大剂量。咱们还是列表看效果。
可以看出, 小鼠吃的鹰嘴豆越多,各项指标改善得越好,如果吃的量足够多,“坏”胆固醇这项指标甚至比“正常饮食小鼠”的数据还要好。
鹰嘴豆为啥有这么多功能噻?
鹰嘴豆的神奇魔法
鹰嘴豆有两种能力。
一是它含有比较多的“低聚半乳糖”,这个哺乳动物 (包括小鼠和人类) 的“消化酶”都对付不了,所以小肠不吸收,几乎全部到了大肠,去滋养“ 肠道有益菌群 ”了。
二是鹰嘴豆还自带一种膳食纤维组合,能够加强“低聚半乳糖”的能力——让肠道有益菌产生更多的“ 短链脂肪酸 ” (SCFA,尤其是丙酸) 。
总体上来说,一方面“有益菌”多了,咱们的免疫系统比较放松,不容易产生“低烈度炎症”;另一方面“短链脂肪酸”多了,还能安抚咱们的肠道细胞,甚至大脑,更进一步提供“松弛感”。
这对我们来说可就太有帮助了。
接下来,咱们说说鹰嘴豆怎么吃,进入“基础颜究 生活提案 ”了。
优质的“鹰嘴豆泥”含有大量的橄榄油,是健康食物,但热量比较高,所以适度地吃;
虽然“鹰嘴豆泥”是好东西,但是吃完整的豆子,或者稍微切碎一点 (不要碾成泥) 更好;
鹰嘴豆粉也可以掺到面粉里做高蛋白面包,或者意大利鹰嘴豆煎饼 (farinata) 。
同事们最近的新任务,就是试吃各种健康小零嘴,这两天又被投喂了一种“鹰嘴豆零食”,口感酥酥脆脆,一会儿就抢光了 (手机啥时候能传递口感呀) …
先写到这里吧,祝大家身材好,心情好,皮肤好,腰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