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ogo.png

2021-12-03 05:49:51 微信搜索 热度:104162
图片
要为真理而斗争,欢迎回到2049。
昨天介绍了海水之深,平均来看,全球大洋的深度约为3700米,根据物理学原理可知,几千米深处的海底,压力就会达到几百个大气压的水平,在如此的高压下,很难想象会有生物生存在大洋深处,这不压扁了么?所以长久以来,人们都信奉所谓的“深海无动物论”。1841年,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博物学家爱德华·福布斯登上了贝格尔号,而就在五年前,贝格尔号完成了一次载入史册的环球航行,因为当时船上搭乘有一位雄心勃勃的年轻人——达尔文。而至于福布斯,他此次航行并不打算绕地球一圈,只是在风平浪静的地中海提高一下知识水平,他的目标就是用拖网在深海采集生物。当时蒸汽机虽然已经得到普遍应用,但贝格尔号还是传统的风帆驱动,拖网缆绳的绞盘,也全是人工操作,所以这一次科考可谓十分艰难。但福布斯和他的船员们还是十分努力,一年半的航行中,他们一共下了100多次拖网,最终发现,生物数量是从浅到深逐渐减少,过了100多米的有光带之后,植物就不再出现,而当拖网最深下到420米时,只捞上来几只海绵和软体动物,本想继续往下掏,但很可惜,绳子长度已经到达尽头,不过福布斯并没有感到懊悔,因为他相信,继续往下捞也不会有什么惊喜,于是按照数量递减的速率推算,福布斯得出结论,550米处就是生命的终点,过了550米,深海动物数量基本为0,1843年,福布斯将自己的调查写成报告,提交给皇家学会。
图片
爱德华·福布斯
图片
贝格尔号
有了皇家学会会员的加持,深海无动物论一时间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虽然也偶尔出现相反的证据,当时的学术界也是权当没看见,因为皇家学会就代表着科学权威、代表着科学精神,你还敢反对科学精神么?你怎么不去死?所以深海无动物论的破灭,还是要等皇家学会自己打自己的脸。19世纪60年代末期,皇家学会再次组织科考队,对深海生物进行考察,结果在西欧海岸外水深1200米以内,都采集到了丰富的动物,这是人类首次触及到深海中的黑暗食物链,地球上一个不依靠太阳能的第二生物圈,开始走进世人视野,当然了当时的人们还并不知道深海生物圈与陆地生物圈有什么区别,他们只是认为,这些动物比较坚强,如此而已。
而人们的认识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局限,原因就是到目前为止,所有深海研究,其实都是在船上进行的,有道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真想了解深海,还是要进入深海。当然了进入深海非常艰难,不但没有氧气,关键是要承受巨大的压力,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深吸一口气,像是我国古人采集珍珠或是打捞鲍鱼,就是这么干的,但利用这种土法,潜到30米深就可以称为浪里白条了,而从人体的生理结构上看,理论上100米就是极限,目前全世界自由下潜的世界纪录是121米,但很显然,100多米还够不着深海的层次,现在学术界对深海的定义是200米以下。比自由下潜再高级一点的是水肺下潜,也就是背一个氧气瓶,现在的纪录已经达到300多米,但这种潜水也无法支持长时间活动,而且回到海面之后,还有可能面临减压病,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古人云:君子善假于物也。所以要想在深海进行较长时间的考察,还是应该在某种容器的庇护下潜入海底。
图片
吉翁·奈瑞深潜332米
可以说,把人装进盒子里潜入深海的想法古已有之,据说亚历山大大帝就曾命人给自己制造了一个玻璃桶,然后到水下去看鱼,闲得蛋疼,到17,18世纪,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多·哈雷,发明出了最早的潜水钟,这个哈雷就是预言哈雷彗星回归的哈雷,潜水钟顾名思义,长得就像一口钟,上部存有空气,可以供潜水者在水下呼吸。当然了这个潜水钟的制作工艺还是非常粗糙,真正的用于科学探索的深潜装置,要等到20世纪才真正问世。一开始也是比较原始,无非就是一个钢制的大圆球,然后用钢缆吊索拴住沉入水中,同时潜水球上还插有一根软管,里面装有电话线和照明电线,1930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威廉·毕比和工程师奥蒂斯·巴顿,钻进了潜水球中,下到了百慕大海域183米深,1934年,他们的潜水球又下到了923米的深水,并在那里停留了3分钟,这个时长已经显著超过了东哥。1949年,巴顿制作的新钢球下到了1350米深,人类潜水首次突破1000米。
图片
图片
潜水钟
图片
毕比
图片
毕比与巴顿
但是要想依靠这种大钢球继续下到更深的海底,那就有点玩命了,因为在海水巨大的压力下,钢球瞬间就会变成易拉罐。所以还是过去两天我们说到的那样,到这个时候,要想继续突破,老技术的改良就玩不转了,必须改变思路、源头创新,而完成这一壮举的,便是瑞士的皮卡德一家。首先登场的是一对双胞胎兄弟:奥古斯特·皮卡德与让·皮卡德。在上世纪30年代,皮卡德兄弟特别热衷于制造热气球,希望借助热气球,拓展人类的视野。1931年,奥古斯特乘坐热气球,上升到16000米的高空,1934年,让·皮卡德带着自己的老婆又上升到18000米的高空,打破了亲兄弟的纪录。上天玩腻了之后,皮卡德兄弟开始打算下海玩一玩,那么如何克服海底的高压环境呢?为此奥古斯特提出,要想使深潜器下潜到2000米以下,必须在深潜器上装一个压力舱加以保护,而且继续靠绳索在船上拽着也不现实,于是,他设计出了一种独特的“水下气球”潜水器,这个潜水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钢制的、带有压力舱的潜水球,另一部分是像船一样的浮筒,浮筒内部充满密度比较低的轻汽油,准备下沉的时候,就在潜水球内装入铁砂等压舱物,考察完了要回到海面,就抛掉压舱物,借助汽油的浮力回到海面。除此之外,潜水器还装有螺旋浆、舵和其他机动装置,由一个小型电动机供它们运转。
图片
奥古斯特·皮卡德
图片
让·皮卡德
图片
皮卡德兄弟
图片
让·皮卡德夫妻
有了设计思路之后,1951年,奥古斯特·皮卡德就带着儿子雅克·皮卡德,来到了意大利港口城市的里雅斯特,最后在瑞典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他们的深海潜水器终于问世,这艘潜水器长15.1米,宽3.5米,最多可搭乘3人,命名的里雅斯特号。1953年的一天,皮卡德父子小试牛刀,驾驶着的里雅斯特号潜入1008米深的海底,对深潜器的性能进行了初步测试,没过多久,爷俩又乘坐的里雅斯特号,下潜到3048米,一举打破了奥蒂斯·巴顿所保持的1350米世界纪录。1958年,的里雅斯特号以高价转卖给美国海军,然后在皮卡德父子的领导下,美国海军以的里雅斯特号为基础,建造了新型的深海潜水器,命名仍然沿用的里雅斯特号。1958年,新的里雅斯特号首次试潜,就潜到了5600米的深度,1959年,又把纪录刷新为7315米。1960年1月20日,雅克·皮卡德驾驶着新的里雅斯特号,历时4小时43分钟,潜入世界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下潜深度达10916米。
图片
雅克·皮卡德
图片
的里雅斯特号
图片
新的里雅斯特号
而到今天,随着深潜技术的不断发展,万米深潜已经不再艰难,马里亚纳海沟也不再是曾经那样神秘,很多国家甚至个人都加入到深海探索的行列之中,2012年3月26日,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驾驶单人潜水器“深海挑战者号”,成功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深渊,下潜深度达10898米,据说是为了拍电影找灵感。2019年4月,美国亿万富翁维克多·维斯科沃独自驾驶“特里同号”深潜器,再访挑战者深渊,创造了下潜深度10928米新的世界纪录。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深海科考行动的进行,一个隐秘的生物圈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神奇的世界?你懂的,请看下集。
图片
深海挑战者号
图片
特里同号
最后还有一个比较冷门的小知识,前面提到的奥古斯特·皮卡德,曾被埃尔热画进了他的漫画《丁丁历险记》中,也就是漫画中的向日葵教授。另外在第五届索维尔会议的合影中,其实也有奥古斯特·皮卡德的身影,他就站在最后一排的最右边,当时老皮卡德正热衷于研究宇宙辐射,方法就是乘坐热气球到高空收集数据,而他的合作伙伴你肯定认识——爱因斯坦。好了明天再说。
 

上一篇:无尽深蓝:洋中脊

下一篇:无尽深蓝:海有多深

赞 0
分享
猜你喜欢

是什么吊袜带,吊袜带怎么穿?

内裤变形了还能继续穿吗?内衣为什么会变形?

乐福鞋穿久了会变大吗?男士如何搭配乐福鞋?

空军一号很容易破解。是假货吗?空军一号裂了怎么修复?

空军一号开胶是通病吗?空军一号值得买吗?

海国

言叶与浆果

账号登录,或者注册个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