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ogo.png
简介

 临近岁末,气温下降,火锅烤肉上桌,胃口好起来。每到这时候,我都特想要一个方法,躲开“每逢佳节胖三斤”。

巧了,最近瑞金医院在顶刊《自然》 (Nature正刊,影响因子 50.5 ) 上发了一篇文章,指出“ 葛根素 ”就有这种“刮油”的能力。我们今天来就着这篇热乎的文章,聊聊怎么吃“葛根”——怎么才能拿到最佳的“刮油效果”?什么人不能吃?

最后我会附上一个美味刮油的葛根药膳食谱—— 想跳过分析看攻略的街坊,可以直接拉到文末。

想要说清楚为什么葛根素有用,咱们要从脂肪 (油) 在身体里的吸收过程说起。

身体吸收脂肪(油)的过程

脂肪是不溶于水的 (废话!) ,我们吃下去的“油”,在胃里面仍然是一颗一颗的大油滴。

这些大油滴从胃里出来进入小肠,马上就会遇到“胆汁”。胆汁是一种“表面活性剂”,能让这些大颗粒变得更细更小,被胰腺分泌的胰脂肪酶进一步化学分解。

这些分解完成的更小的分子 (甘油二酯,甘油一酯和脂肪酸) 会被小肠 (尤其是“空肠”) 的“上皮细胞” (类似于小肠的“皮肤”,接触到食物的第一层细胞) 给吸收掉。

• 3 小肠:乳化(胆汁)、酶消化(胰脂肪酶)、胶束辅助吸收

空肠 (jejunum) 是小肠的前半段,这一段的脂肪 (油) 已经被分拆成了非常细小的颗粒,甚至分子也已经被胰脂肪酶给拆开了,空肠的主要任务就是赶快把这些小分子的极细小油滴给包裹起来,弄到自己细胞里面去。

• 接上图,可以看到左侧三个小框里分别是“乳化”、“分解”和“吸收”三个步骤。而右侧的小肠壁细胞上面如同手指一样深处的“空肠微绒毛” (jejunum microvilli) 。

为了让这些“油” (脂肪) 能更快速更高效地进入身体,空肠的“上皮细胞”向肠道内伸出了更多的“微绒毛” (mcirovilli) ,如同细小的手指,把脂肪给“勾”住,拉近身体。

也就是说,这些“微绒毛”伸得越长,越容易“吸油”; 这些“微绒毛”越短,食物中的油脂就更可能快速通过肠道,跑到马桶和下水道里去 。

这个长短,不是由肠道决定的,而是由大脑决定的——“脑-肠轴”影响了油脂的吸收。

这就是2024年9月上海瑞金医院王卫庆、王计秋团队完成的那篇Nature (影响因子50.5啊,我没有敲错小数点) 文章的重要发现。

大脑告诉小肠,到底要不要“吸油”

瑞金医院团队是从“脑-肠轴”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题目就是“ A brain-to-gut signal controls intestinal fat absorption ” (脑-肠轴信号控制小肠油脂吸收) 。

具体内容相当复杂 (否则也发不了Nature啊) ,我就不详细展开了。简单地说,瑞金医院研究大脑和肠道通讯的“迷走神经”,发现“迷走神经背侧运动核” (dorsal motor nucleus of vagus,DMV) 在身体“吸油”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如果DMV被激活,那么“空肠绒毛”就会伸得更长,榨取肠道内尽量多的“油”;

如果DMV的活性降低,那“空肠绒毛”就会缩回来,让更多的“油”在肠道内“无害通过”,冲进下水道。

告诉我们这个有啥用呢?是的,控制DMV可以“刮油”,可我们又不可能控制DMV!它是“自动运行”的,我们没法告诉它怎么做呀!

别急别急,瑞金医院特别贴心,说别着急啊,“ 葛根素 ”就可以控制DMV。根据这篇文章,葛根素能够跟DMV沟通,让它不要那么激动。如果用葛根素 (注意,不是葛根,是葛根素,待会儿还要说到的) 治疗小鼠,它们的体重就会减轻,血浆中的“甘油三酯” (脂肪,“油”) 水平下降,粪便中的脂肪增加。

这篇文章还探讨了为什么葛根素能够跟DMV互动的分子机制哈,更多细节我们就不详细说了,有兴趣的街坊可以去看原文——咱们赶快进入到应用环节。

既然葛根素有用,那是不是我弄点儿葛根粉或者葛根饮片就可以呢?反正葛根是药食同源的,我把它当菜、当零食 (葛根粉) ,都可以啊。

不行, 葛根粉和葛根饮片中的 葛根素 被牢牢地固定着,很难被我们的身体吸收,穿肠而过了 。

不过别着急,咱们的传统医学给了灵感。

葛根和川芎(xiōng)

在传统医学药方中,葛根常常和川芎一起出现,比如发汗解表、生津舒筋兼活血通窍的“葛根川芎辛夷方”。研究者们觉得是不是这两个药材能够有协同作用呢?一做实验还发现真是这样!不得不说咱们古人的经验是真有用啊。

南方医科大学药学院在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有一篇文章,讲的就是这个内容。

简单粗暴地说就是如果把葛根和川芎进行配伍,它们可以共同让肠道“网开一面”,让 葛根素 更容易进入身体。

那咱们自己去煮“葛根川芎辛夷汤”吗?

不必不必,我用“葛根”、“川芎”和“药膳”在网上搜了一下,比较靠前的有两个方案:

(来自人民网) 川芎、葛根泡水。川芎每日3~10克,葛根每日5~10克,分两次,温开水泡。但这是个药方,医生的提醒是这样的 (我不太懂,只能抄下来) :“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慎用此方,胃寒泛恶、月经过多者及孕妇忌用。”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第二个,有广东特色的食补:

(来自广东科技报) 葛根川芎白芷炖鱼头 ,祛风邪,止头痛。

材料:鳙鱼头1个 (300克-500克) ,川芎 10克,白芷10克,葛根15克,生姜、盐、油适量。

做法:

1. 鱼头去鳞去鳃,洗净后对半剖开,下入热油锅稍煎;

2. 葛根,川芎,白芷洗净表面浮尘;

3. 汤锅内加入适量清水,放入葛根、川芎、白芷煮10分钟,待香味溢4. 出后加入鱼头,生姜;

5. 用小火保持微沸,炖煮至汤汁呈乳白色,加少量盐调味即可。

感觉菜谱这个应该没什么禁忌吧,毕竟就是个鱼头汤。顺便提一句,鳙鱼在《本草纲目》里也有记载的:“其头最大……味亚于鲢,鲢之美在腹,鳙之美在头。”

鳙之美在头,吃了能刮油。

二维码

这个食材,真可以“清肠胃”,刮油!

保存图片,微信扫一扫

公众号:

上一页 下一页
其他信息
行业: 微商
地区: 上海市
时间:2025-05-11
标签:

上一篇:很小的动作,保护孩子健康和你的皮肤

下一篇:到处都在推荐,这东西是智商税吗?

赞 0
分享
猜你喜欢

账号登录,或者注册个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