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整理文档时,发现刚离婚那阵子写过的日记,觉得很有意思。当我情绪绷不住时,就会这样和自己对话。
这种自我对话的方法,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认知重构技术”,是认知行为疗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将“情绪自我”和“理性自我”分开对话,可以帮助我们跳出情绪漩涡,用更客观的视角看待问题。
下面这段对话,就是在我压力大到失眠时进行的。对话后,我成功让自己平静下来并入睡。分享给你参考这种自我对话的形式:
楠子:“今天好累,压力好大,我好想要一个拥抱,我就跟女性朋友说了,但对方觉得那是困扰。”
楠子plus:“这很正常,因为成年人的世界需要边界感。遇到压力,要抱抱、要撒娇、要多吃,这都是孩子应对压力的方式。但我们在一个成年人的世界里,这么做就会不适应。”
楠子:“那大人应对压力的方式是怎样的?”
楠子plus:“这个问法就错了哦,就像小女孩穿着妈妈的高跟鞋,也没办法代替妈妈去工作、去社交。你应该问: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大人。”
楠子:“怎样成为一个大人?”
楠子plus:“放轻松就好,现实的压力已经够大了,不要再给自己增加压力了。下班了就不要再想工作上的事,遇到压力,去想具体的事,它有什么解决方法,把路径拆小,不要在情绪上反刍。多滋养自己,你会自然而然长大。”
你发现没有,其实道理我都懂,就是在被情绪困住的那个当下,我走不出迷雾。而自我对话就可以通过转化视角,帮助自己抽离出来。
你也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1. 打开文档或一张纸
2. 让“情绪自我”先充分表达
3. 再切换到“理性自我”回应